C15:星期五周刊·文艺指南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5:星期五周刊·文艺指南

女神此地一为别 又见金刚舞蛇杖

2015年10月09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这个周末,重磅来袭。20世纪芭蕾巨星希薇·纪莲全球告别演出(下图)来到北京。奥地利蒂罗尔音乐节制作的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将在古斯塔夫·库恩指挥下亮相。而北京艺坛再见黄永砅,他和徐冰、谷文达、蔡国强被称为中国当代艺术海外“四大金刚”。在去年10月“‘太平广记’之结束——《马戏团》的到来”展览中,黄永砅便剧透了其与红砖美术馆的深度合作。相比上次展览三件作品而言,这次的个展则更能让观者体味到黄氏的哲学和智慧。

  舞蹈

  希薇·纪莲《生命不息》

  时间:10月9日、10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推荐指数:★★★★

  前年曾来过北京带来当代芭蕾与古典芭蕾两台节目的20世纪芭蕾巨星希薇·纪莲,此次将她的谢幕演出带到了北京。这台演出将上演四个作品,编舞家马兹·艾克为其打造的独舞《再会》,阿库·汉姆编导的《Techne》,罗素·马力方编导的双人舞《这里和以后》,以及威廉·弗赛斯的双人舞《Duo 2015》。四位编舞家对纪莲都相当了解,曾经合作多次。罗素·马力方说:“这个作品得以创作受益于以前的作品以及与希薇的合作经历。而同时,我正探索一种凸显对比的新艺术词汇,并进行着女双人舞合作的创作”。

  歌剧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时间:10月11日

  地点:保利剧院

  推荐指数:★★★★

  由奥地利蒂罗尔音乐节制作的瓦格纳三幕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将在北京国际音乐节重装亮相。作曲家瓦格纳取材自13世纪德国诗人戈特弗列特·冯·施特拉斯布格的同名叙事诗创作了这部作品,这也是瓦格纳作品中最符合他成熟时期艺术观念的一部。其中对半音和声的运用开创了音乐史新纪元,它不仅增强了这部剧作的表现力,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和声理论,而且其影响一直延伸到二十世纪的音乐创作之中。此版由蒂罗尔州音乐节管弦乐团担任伴奏,合唱团参与演出,古斯塔夫·库恩指挥。此外,男高音詹卢卡·赞比奇饰演特里斯坦,女高音莫娜·松姆饰演伊索尔德。

  话剧

  《黑鸟》

  时间:10月12日至18日

  地点:鼓楼西剧场

  推荐指数:★★★

  剧作家大卫·哈罗的剧作《黑鸟》曾拿下英国戏剧奖奥利弗奖。而美国《纽约时报》对其评论称:“让人过目难忘,极具煽动性且非常大胆”。故事讲述了55岁的老男人雷与年轻女性于娜一段尘封的情事与无法弥补的错误,灰暗的过去像一只“黑鸟”,喧嚣且挥之不去。该剧由法国导演克劳迪娅·斯达文斯凯执导,周野芒、杨子奕主演。

  展览

  龙坡遗珍——台静农作品及藏品展

  时间:即日至10月10日

  地点:北京杏坛美术馆

  推荐指数:★★★

  张大千曾说:“三百年来,能得倪书神髓者,静农一人而已”。张大千口中的“静农”便是台静农,既是文学家,也是书法家,其研究了中国古代书法、特别是东汉书法,沿着这个时代的风格进行了发展,隶书、楷书、行草书都成就了现代书法的重要突破。为此近年来台静农书法艺术也受到学术和市场的更多关注。

  而此展亮相的台静农《行书“补过斋”》、《行书苏轼寒食帖》、《岁朝图》等六十余件墨宝,加之其收藏的张大千、启功等作品,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书者的深厚造诣,也将我们带到一个渐行渐远的时代。台静农曾经是站在风口浪尖呐喊的“文学燃灯者”,与鲁迅、陈独秀并肩作战;而其与启功的友谊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至终年;他与庄严、江兆申在温州街十八巷的“歇脚庵”笔墨相娱;也曾与张大千、张目寒在摩耶精舍谈笑风生。如今这些往事依然飘浮在台静农及其友人的笔墨中。

  蛇杖II——黄永砅国际巡回展

  时间:即日至2016年2月16日

  地点:红砖美术馆

  推荐指数:★★★★

  黄永砅此次新个展(下图)一如既往有着大场面,其善用的动物形象充斥了美术馆的大部分展厅。或者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对动物形象的偏爱也是此展举办的契机之一。该展策展人是侯瀚如,他与黄永砅就“蛇杖”项目的合作始于意大利国立二十一世纪美术馆MAXXI。侯瀚如说,黄永砅的作品经常出现动物的形象,蛇是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主题。蛇可以引申出很多意义,同样在宗教里蛇也有重要的象征意味。当两人谈到意大利国立二十一世纪美术馆MAXXI做展览时便想到以“蛇杖”为题,“罗马是西方宗教的中心,黄永砅就提出蛇杖展览计划,使用的是《圣经》里面摩西带着埃及犹太人出走的故事,当他们走到荒漠里,快要失去信心的时候,某种奇迹的形式给摩西带来了希望,把他的手杖变成一条蛇,通过这样来表达信心。”

  如今该展移师到北京,黄永砅又为“蛇杖”(II)延展出了新意,不再是宗教对抗,而是转移到本土和全球社会权力关系重组的主要动机上面。事实上,展场内不少作品都是老作品,包括2006年的《Ehi Ehi Sina Sina》、2007年的《工地》、2012年的《马戏团》等,不过经过分区及重组后,黄永砅却给它们赋予了别样的含义。

  本版撰文/新京报记者 陈然 李健亚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