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下一篇

“38元虾”的危机公关为何令人反感

2015年10月09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议论风生

  38元1只的虾,在拉升了青岛国庆长假旅游收入的同时,也将这座城市的形象,在游客心中拉低了档次。青岛的有些人有些急了。10月7日,一组以《至少,青岛还有他们》为题的图片,通过当地媒体官方微博在网络广为发布。所配文字直指报道“放大了事件对青岛形象的影响”,所以,为了表现“山东人也会反抗,这是孔子之乡,俺们都是实在人”,当地推出了这组“多数人在默默无闻地为这座城市付出”的工作镜头。这有点像青岛形象的危机公关,又有点像自说自话的“青岛自信”。虽说“山东人也会反抗”的效果是有了,却没让人感觉到有多“实在”。

  这组镜头包括的“多数人”,有救生员、建筑工人,还有安检员、环卫工人、公交车场充电工人等,属于每座城市都四处可见、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他们确实令人敬佩,但他们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这座城市就千好万好完美无缺。

  有关大虾的危机公关,似乎力气更多用在了把损耗的形象扳回来的硬拗上了。人家说你袖口脏,他说西装料子好版型棒;人家说你指甲脏,他说关键还是发型好。蛮力气使得倒是实在,却有狡辩之嫌。

  “至少还有他们”之所以给旁观者造成反感,根本的原因在于负面新闻正面做的文宣套路。以为赞歌一唱就满城和谐了,生怕世人不知道这座城市还有“他们”,生怕世人看不到主流正能量,结果是煽情不成反露肤浅,把职能部门的短多露了一截出来,徒添笑柄。

  山东不会因为街头饭馆出了38元1只的天价虾而失去“好客山东”的秉性,青岛这座全国文明城市也不会因此而被世人看得一无是处。是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是谁的责任追究谁的责任,这才是“俺们都是实在人”应该做的本分事,更是政府职能部门展示诚意与智慧、公信与力度的要旨所在。

  □刘雪松(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