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战胜了诺贝尔”,这是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诺奖之后,《纽约客》给出的新闻标题。而瑞典学院新任常任秘书长萨拉·丹尼尔斯则在结果公布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阿列克谢耶维奇创造了一种新体裁,拓展了文学的形式。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中,他最喜欢的是《战争的非女性面庞》。被媒体问及将会如何使用这笔奖金(800万瑞典克朗=616.9万元人民币)时,阿列克谢耶维奇说:“我只会做一件事,给我自己买个自由”。
对诺贝尔奖来说,这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对大多数读者来说,阿列克谢耶维奇则是一个陌生的作家——尽管过去三年她都排在获奖赔率的前三名,但并没有多少人当真。一个例子是已经引进出版了她4本著作的中国,在获奖消息传来之后实际上根本买不到她的作品——那些书卖得不好,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重印,三大购书网站上给出的到货时间,是10月23日。到那时候,很可能诺贝尔文学奖这个话题,已经凉了。至于她那本关于苏联解体后普通人生活的新书《二手时间》,中文版上市的时间则将在2016年年初。一句话,即使对敏感的出版商来说,她的得奖也是个意外,要知道,引进出版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的磨铁公司和中信出版社,都可算是中国最著名的畅销书出版机构。
中国出版商的反应速度并不完全出人意外,事实上,在美国亚马逊网站,我们甚至看不到关于诺奖新得主的专题页面,《锌皮娃娃兵》(1992年英文版)和《切尔诺贝利的回忆》(2006年英文版)也分别只有10条和82条读者评论。当然,在获奖之后的24小时,这两本书分别爬升到了排行榜的第63名和第8名。对美国人来说,这是个名不见经传的陌生作家,诺奖只是让他们有了了解她的兴趣。
有趣的是亚马逊网站对这两本书的分类:俄罗斯史、欧洲史、世界史……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在亚马逊网站占据欧洲历史类的前两名,而非文学。这也牵扯到了人们关于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个争论,非虚构写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非虚构写作,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到底有多大的距离?它们是文学吗?它们值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表彰吗?
这可能也是人们急于读到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原因之一,因为答案最终必须由她的文字来给出。无论虚构还是非虚构,也无论小说还是新闻,最终驻留于人心的,绝不仅仅是对苦难的素描与追问,哪怕那素描令人震撼,哪怕那追问逼人反思。作为文学,非虚构写作的更重大意义或许在于,哪怕在绝望之境,也能呈现出人性的摇曳微光,并以此烛照世界。阿列克谢耶维奇曾记下这样一幕:在切尔诺贝利核辐射之后,一个怀孕的妻子与她被核辐射伤害的丈夫隔离开,丈夫微笑着将桌上一颗很大的粉红色橙子送给妻子当礼物,护士惊 恐地对妻子说:“你要知道,那不是你的丈夫了,不是你心爱的人了,而是有强烈辐射、严重辐射中毒的人。你如果没有自杀倾向,就理智一点。”妻子发狂似的说:“但是我爱他!我爱他!”阿列克谢耶维奇记下妻子的诉说:“他睡觉时,我轻声说:‘我爱你!’走在医院中庭:‘我爱你。’端着托盘:‘我爱你。’”其实,所谓记录,它的最大努力,不是让我们警惕暴力最黑暗的肆虐,记住人性最光辉的时刻吗?
请和我们一起,进入她的世界。
撰文/图图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