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地区的优质高中正在拿出越来越大的专项比例招收一般初中的毕业生,一些中考分数并不出色的“丑小鸭”,正分批踏入过去难以企及的示范高中。而另一方面,示范高中正在面临新的挑战,面对录取分数最多相差100分的同一批学生,教惯了“好学生”的老师们也在思考新的对策。
中招录取的“名额分配”政策,到今年已经走过第十个年头。从最初在一般初中招收十几个孩子“掺入”学霸云集的示范高中,到现在招收几十个一般初中孩子进入示范高中,学校和老师们的感觉已不同以往,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学生不如过去教起来顺手了。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海燕表示,随着“名额分配”比例逐年增加,正在倒逼优质高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未来示范高中校不再是单纯的“拔高分”,将体现在学校对学生加工、培育的能力上。同时需要转变的,还有上级对学校的评价标准。行政部门只看高考成绩和学校升学率的落后评价标准,也应该朝着关注学校教育教学的加工力和附加值的新方向上实现转变。
相差百分进入同一学校
今年,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通过“名额分配”招收的学生为50余人,这些学生的录取分数线要低于学校正常的中考录取分数线。其中,今年通过“名额分配”招收的学生中的最低分比正常录取学生的最低分相差112分。同样,今年北京第二十中学通过“名额分配”招收的学生大约90人,今年学校正常的录取分数是527分,与“名额分配”招收学生的最大分差也将近100分。
由于“名额分配”实行优质高中的初中校与一般初中校分别排队录取,最终使两个序列的录取分数线出现明显“分差”。随着优质高中“名额分配”招生比例的扩大,两条线的分差也越发显著。去年就有少数优质高中校两条录取线的分差达到几十分,甚至上百分。也就是说,两个都通过“名额分配”考入同一所学校的学生,也可能相差百分。
目前,遇到此类情况的学校并不太多。根据市教委的统计数据,相比示范高中预估统招录取线,大多数示范高中“名额分配”录取线差距并不大。以北京十八中为例,该校中考录取分数线为534分,通过“名额分配”招进来的60名学生中的最低分是520分。尽管如此,示范高中生源结构走向多样化,已呈现出明显的趋势。
生源多元化采取分层教学
“生源结构的变化的确给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带来不小的挑战。”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校长张曙光表示,面对“名额分配”招收进来的学生,学校假期先找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谈话,对学生进行鼓励,并在假期对这部分学生免费进行补习,目的就是让学生尽快融入到集体学习中。开学初,学校又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分层教学。
张曙光说,通过“名额分配”进来的学生通过努力后,部分学生的成绩提高很快,“去年期末考试,一些通过名额分配进来的学生,刚进学校的名次在200名左右,通过一年的努力,名次一下提高到前100名内。”张曙光认为,有些学生之前由于学习习惯等问题导致成绩不理想,之后通过努力,成绩会有很大提高。
对“名额分配”政策招收的学生,北京十八中也采取平行分班的方式。该校教学副校长刘晓鸥介绍,平行分班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不会把这些孩子单独分班,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刘晓鸥说,现在学校高二年级有一个班,去年分班时有10个“名额分配”政策招收的学生进入到这个班,有两个学生的成绩分别为485分和486分。进入这个班级后,中考成绩只有486分的这个同学成绩稳步提升,目前已经拿到了班级前5名、年级前80名。“班里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对这个孩子的成绩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市级统筹”加大教育均衡
除了推行“名额分配”政策外,今年北京市还在中招新增了“市级统筹”等途径推动各区县间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有专家表示,正在进行的中考改革以及高中生源多元化,既是对高中分类发展的一种“倒逼”,也为高中多样化发展创设了更多的资源和条件。这种变化和2017年即将启动的中高考改革思路一脉相承。
根据北京市此前的方案设计,2014年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分配比例要从2013年的12%递增到30%,此后3年按每年增加10%的比例递增,2015年已达到40%,2016年将达到50%。这意味着示范高中将拿出近一半的招生计划用于“名额分配”。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真正的好学校是具备强大加工力、促进不同类型学生进步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将调整教育质量的评估指标,今后不会单纯以学生出口的成绩和学校升学率来评价教育质量,而是要对比学生入口和出口的成绩,发现学校教育教学的加工力和附加值。
■ 回顾
“名额分配”十年:
从5%到40%
2006年,北京市第一次在中招试行“示范高中将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本区县初中校”,可被视为中招“名额分配”的雏形。最早的招生数为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的5%。那时,这一政策的选拔方式为“由学校负责推荐,并进行综合素质测评选拔,进入示范高中。”当年,北京市74所示范高中里有43所试行了该新政策,713名优秀生经初中校推荐,被示范高中接收。
截至2011年前,北京中招“名额分配”政策(一度被称为“招优”)在最初6年中招生比例一直比较稳定,维持在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的5%至10%之间。推荐方式也逐步过渡到差额录取、需要填报为第一志愿这类方式。
2012年和2013年,“名额分配”招生比例出现了小幅增长,招生比例在10%至15%间。全市因“名额分配”录取的人数也从1400余人增至3000人以上。
2014年和2015年,“名额分配”所占的优质中学招生比例大幅增长。在2014年达到30%之后,于2015年达到40%。全市因“名额分配”录取的人数也突破7000人,进而向万人进军。
(下转D03版)
D02-D0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杜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