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岁的“三无”科学家屠呦呦凭借抗疟新药——“青蒿素”的发现与创制摘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延宕百年的中西医之争也因此事再起硝烟。实际上,中国一些主流“科学家”早已在“用现代医学和科学技术手段,发掘中医药宝库”。
■ 封面观察
中医和西医 未必针尖对麦芒
算起来,从梁启超斥中医为“两千年来迷信之大本营”开始,中西医之争,已延续上百年。
10月5日,屠呦呦凭创制抗疟药——青蒿素夺得中国人的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中、西医两派阵营里,似乎又开始摩拳擦掌。
“屠呦呦告诉世界中国传统医药的神奇”;“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的体现”首先涌现在朋友圈里。
但很快,“青蒿素跟中药有多大关系”等评论也纷至沓来,打开细看,多是2011年屠呦呦凭青蒿素获得“诺贝尔风向标”——美国拉斯克奖时的旧谈,又加上了新的由头。
有八卦者在24小时内便整理出屠呦呦摘获诺奖后中国网友的神评论,其中便有“坐等中西医(药)之争论继续发酵”。
很快又有媒体曝出,诺贝尔医学奖评委在5日当天的发布会上表示,“我们不是把本届诺奖颁给了传统医学,而是把奖颁给受传统医学启发而创造出新药的科学研究者”。
但这条消息,已很难让“中医粉”和“中医黑”在果壳、知乎、百度、天涯论坛上的争论冷静下来。
不过,正如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朱邦贤曾用一句话道出中西医学之间的差别——西医是看人的“病”,中医是看生病的“人”。细心的看客都能察觉到,在目前的决策层和主流科学界,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正在用一种巧妙的辩证思维,改良“中西医结合”。在这种主流论调中,最常见的就是以现代医学代替“西医”、以传统医学代替“中医”,“用现代医学技术手段,深入挖掘传统医药的瑰宝”,避免中医、西医“针尖对麦芒”。
其实,在屠呦呦荣获诺奖前,多次求索仍不能跻身的两院“院士”群体中,已有不少人在利用新思维和新手段改良“中西医结合”。
因牵头成功研制“国字号”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药,在肺癌防治领域鼎鼎大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不仅师从名医学习“中医”,退休后还潜心研制“扶正固本”的中药及其衍生的保健食品。
以“基因检测”立身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则已抽调人马组建团队,与中医医生和中医教授合作开发“中医体质辨识+基因检测(疾病)风险评估”的应用型健康(技术)产品,欲在糖尿病、冠心病等多领域,建立“以个人为中心的大健康管理系统”。
上述两个“中西医结合”的新案例,显然已很难用老一代科学家的道德标准去评价。无论是中医、西医,还是时髦的“精准”医疗,也都只能靠“个性化的诊疗服务”,挣得世人的认可和支持。
中医也好、西医也罢,不过是人类认识真理,可持续发展的阶段和过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相煎何太急?□魏铭言
详见D02版·特别报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