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要消除“精准扶不贫”之类的怪现状,避免扶贫攻坚成果被其反噬,就需要着力保障“末端”民众的扶贫信息知情权,吸纳基层监督力量。
昨日,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6年时间里实现7000多万人脱贫。针对审计署查出广西马山县“2454扶贫对象买了2645辆汽车”的问题,他表示“只是部分地区没有做好”。同一天,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也痛批马山扶贫“不精不准、大而化之”,表态要“坚决整改”。
眼下中国到了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段,“6年时间实现7000多万人脱贫”,既彰显了扶贫时间之紧迫、任务之繁重,也凸显了扶贫克难的决心,这也更需要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地。否则,扶贫力度再怎么加码,其成果也难免被各种挪用滥用反噬。
在此背景下,马山扶贫造假乱象暴露的诸多问题,让舆论感到不安:尽管有关部门特别强调这属于个例,是“部分地区”的事,但这3000多名扶贫对象居然都是“富人”,“被扶贫”的还有大量财政供养人员,确实离谱过了头。如此“精准扶不贫”,能蒙混过关,说明当下扶贫工作中仍有些缺漏。
从媒体的公开报道看,在中央扶贫政策下行落实过程中,不少地方都发生过类似的扭曲。比如,有些地方将扶贫拨款用于县、市的城镇建设,2014年,央视曝光了安徽利辛县将大笔扶贫资金投向基础建设领域的问题。今年早些时候的“最悲伤作文”,也让人们发现,长达20多年的扶贫“准头”也不尽如人意。正是末端的这些扭曲和变异,使得中央庄严的消除贫困承诺进入“无物之阵”。
那该怎样将精准扶贫“精准落实”,以避免“7000多万人脱贫”宏大目标的打折扣?应看到,有关部门已在“精准”二字上下了不少工夫,如从2013年开始,对贫困人口全部建档立卡;为避免扶贫资金粗放化,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2014年也出台了一整套完整的资金管理办法。
问题是,扶贫毕竟是自上而下的政策落实过程,由于向下落实的层级传递链条较长,再严密的制度设计,再“动态”的管理,都可能遭遇“最后一公里”梗阻的末梢执行问题。因为“上”与“下”的信息不完全对称,若不纳入基层民众反馈式的强力监督,到了基层走样的概率不小。
源于此,要消除“精准扶不贫”之类的怪现状,就得着力保障处在“政策传递链末端”的民众的扶贫信息知情权,将扶贫信息面向基层更大程度地敞开,以吸纳基层监督力量。眼下很多贫困地区民众信息获知渠道较少,而建档立卡也更多的是应对扶贫层面上级监督,这导致他们很难参与到扶贫监督中来。在此背景下,扶贫信息包括扶贫项目确定、扶贫资金流向等的公开透明,必须向社会交底,包括对贫困地区民众的告知情况和底层具体反馈,也应记录在案。实质上,国家有关方面也指出,要“形成上下互动的检查办法”,贫困地区民众应成为上下互动闭环中的重要一环。
扶贫款不是地方政府的“唐僧肉”,更不是利益群体的黏合剂,而是“绝对贫困”人群的“保命钱”。这就需要打通末端民众的信息梗阻,发挥他们在精准扶贫上的监督作用。试想,如果底层民众也知道扶贫款都用在了哪,还会有马山一边“精准扶不贫”,一边此前被称赞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吗?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