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景区被国家旅游局严重警告限期整改;多部门联合执法,20日前完成欺客宰客、环境卫生整改
| ||
|
新京报讯 (记者沙璐)此前,国家旅游局根据对一些5A景区的暗访情况,对明十三陵景区给予严重警告。昨日下午,昌平区旅游委、工商、发改委和明十三陵景区等八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明十三陵外围存在的商贩强买强卖、欺诈经营等问题集中整治。
国家旅游局暗访视频中的水果商贩则因涉及向游客尾随兜售、高价出售商品,被现场取缔摊位。
苹果有时论斤有时论个卖
根据国家旅游局通报,明十三陵景区存在的问题包括:外围欺客宰客现象严重,无明码标价,计量不准确,同类商品不同价,向外地人、外国人高价出售商品;卫生情况差。景区垃圾裸露多,地面污物清扫不及时;游览设施不足,游客中心功能不全,无障碍设施、公共休息设施、垃圾箱等均有不足。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主要针对商品定价、明码标价等问题。
在国家旅游局的暗访视频中,长陵景区一位商贩向外国人兜售一个水果,要价几十元。昨日,这名商贩仍在现场,他的苹果标价10元一斤,但他对记者称,“有时也卖十元一个,因为有些台湾或广东的游客很多都是论个买,跟他们买东西的习惯有关”。
最终,他因向游客尾随兜售、高价出售商品,被执法人员清退出市场。
记者发现,景区里固定摊位的商品价格浮动较大。记者随机询问一位摊主帽子的价格,摊主说上午卖65元,现在卖35元。
对于这类问题,昌平区发改委工作人员要求摊位商户在每件商品上都要有价签,明码标价,工商局的执法人员要求商户要在摊位显著的地方悬挂营业执照。
固定摊位商贩常越界经营
在旺季或客流量多时,景区内会有很多流动商贩,尾随游客兜售。针对这一问题,联合执法小组现场检查商贩执照,并要求景区管理处限制流动商贩进入。
景区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商贩很多是周围村民,昌平地区采摘业发达,村民多种植果树,而在景区卖比在外面和采摘赚得多。
这些“游商”很少有营业执照,有一些或持有镇村开具的“自产证”,表明所售商品为家中自产。定陵景区管理处相关负责人称,定陵有专门设的自产销售区,但仍有很多流动商贩,由于基本是周围村民,景区在管理上有些棘手。
有些固定摊位的摊主有时也会出来卖东西,变成游商。景区负责人介绍,国家旅游局暗访视频中的商贩就有自己固定的摊位,“但有时景区临近下班,他就会拿兜水果出来卖”。
为什么固定摊主会变为游商?长陵的固定摊位较为偏僻,设在景区正门停车场的西南角,如果停满车辆,角落的摊位很难被发现。一位摊主说,“到了淡季游客不多,也就在门口能卖点钱。”而这个“热门”摊位也不能每天都来,商户们是“轮流坐庄”,摊主说,“19天才能来一次。”
对于这些情况,区旅游委执法人员要求市场监管负责人要在定陵停车场内划定特定的销售区域,商贩不得越界销售。同时,工商执法人员要求销售自产品的村民,无营业执照的必须要有镇村开具的自产证。
■ 追访
年底前健全无障碍设施
明十三陵是北京地区唯一一家被国家旅游局警告的5A级景区,被限期6个月进行整改。据悉,在10月9日当晚,昌平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整改方案。
目前,昌平区已经成立了由15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整治工作小组,从10月13日起至12月31日,持续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集中整治行动。
十三陵特区办事处相关人士介绍,针对国家旅游局发现的商品价格、环境卫生、停车场以及外围欺客宰客等问题,在10月20日之前,将全部完成整改。而针对景区内设施位置不当、无障碍设施不全、导游人员数量少、游客中心功能不全、触摸屏不能正常使用等问题,特区办事处表示,在12月31日前完成整改。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