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高级制表已死?在近两年略颓的经济形势下,此话题时不时就要被翻出来议论一番,但十一长假期间,历峰集团率领旗下11个品牌与独立制表品牌RICHARD MILLE在香港举办的“钟表与奇迹(Watches&Wonders)”展览,依然以生机勃勃的姿态向约20000位亚洲参观者证明:高级制表活跃依然。
在这场被称为“小SIHH(日内瓦国际高级钟表沙龙)”的展览上,不仅有价值上亿元的“表王”江诗丹顿57260怀表,还有诸多动辄500万元以上的腕表。虽说我们一贯并不主张以价格说事,但品牌们为产品注入的技术、工艺以及原材料都毫不含糊,个位数的限量甚至“孤品”的设定,在保证高级制表的珍稀性与“有价无市”的尴尬之间维持了十分微妙的平衡。毕竟,高级制表本身便在新款推出频率和产量上都自带与生俱来的“少”。
正逢260周年大庆的江诗丹顿,早在年初的SIHH便推出了数量可观的纪念产品及广受好评的HARMONY系列,下半年依然积极进取,除了耗时八年打造而成的57260怀表,在女表方面也继续发力,呈现了颇具艺术背景的HERUES CREATIVE系列,从造型到珠宝工艺皆诚意十足。
而伯爵亦在本次表展上一口气推出了包含38款新品的高级珠宝及高级腕表系列:“Secrets&Lights-A Mythical Journey by Piaget绮幻之旅”。从威尼斯和撒马尔罕两个传奇城市取材,结合令人眼花缭乱的多种珍稀工艺,极富文化与艺术价值。
罗杰杜彼与RICHARD MILLE作为钟表界出名的“技术狂人”与先锋力量,前者通过从机芯到表壳的创新改造将“镂空”发挥到极致,后者则善于用复杂技术深入浅出地表达概念与故事。令观者在惊叹之余只得承认“贵得有道理”。
相对于诸多品牌在女表的设计方面似是而非的表现,高级制表品牌对女表的态度能让我们看到更多的诚意,对曲线的灵巧运用、对特定主题的原创性诠释、对材料的精挑细选,为现代女表的创意与审美渐渐梳理出一条专属的脉络,远离“缩小版男表”带来的潦草与烦闷。
然而,高级制表最见功力之处依然在于基础表款,而并非需要一本厚厚说明书才能看得懂的超复杂表款。毕竟腕表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复杂技术对于这些品牌来说,谁家都有两把刷子。于是我们可以看见,适逢品牌创办人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诞辰200周年,朗格发布的第二款纪念腕表是一只小三针腕表,没有任何复杂功能,但求简约、精致,借此表达对品牌根源的回归与致敬:制作最精准、精美、实用的时计。而卡地亚、积家、沛纳海在基础表款方面的成绩也是数一数二的。
当然,随着时代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变迁,“高级制表”的内涵也在经历嬗变。万宝龙与名士是这其中的代表,万宝龙通过调整入门产品的性价比,使更多消费者能够在五万以内的价格感受到高级制表的考究细节,名士表更是积极调整市场策略,全新的Classima系列打出“亲和的奢华”口号,定位为“庆贺学业有成的喜悦,见证事业成功的开端,标志着青年才俊迈进高级制表的卓越世界”。这样的调整需要勇气,但平心而论充满了正能量,亦将高级制表的品质与精神传递给更多人,说到底依然是对品牌极为有益,同时也为年轻消费者进入高级制表领域敞开了一扇大门。
【现场】
用创意向根源精神致敬
正如“钟表与奇迹”的主办机构瑞士高级钟表基金会主席兼董事总经理Fabienne Lupo在开幕致辞时所言:“高级钟表通过非凡时计作品展现无尽魅力,而观展也是一次独一无二的体验,让我们穿越世纪流年,畅游于艺术与工艺的世界。” 在展馆内,12个高级制表品牌的展厅固然精彩,而制表工作展示、制表入门工作坊、专题讲座、导览、文化展览等亦在同时进行。
其中,由日内瓦艺术与设计大学策划的“瑞士布谷鸟自鸣钟生命的24小时”展览便是其中颇值得玩味的一角。
“布谷鸟自鸣钟”一向是瑞士精巧工艺的象征,虽然于现代钟表世界里已经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却总令人联想起简朴、与世无争的高山生活,它也依然是瑞士制表精神的根源象征。
在这场展览中,日内瓦艺术与设计大学的学生以现代风格重新演绎布谷鸟自鸣钟。展出的24个作品,有的利用了现代数字科技,有的与现代艺术、工业设计概念嫁接,有的重新演绎齿轮结构,有的甚至看起来像是一个小型生物实验装置,穿梭于这些脑洞大开的似钟非钟的展品中,不由重新思考时间的意义。
D02-D05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陈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