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9:文娱新闻·数字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9:文娱新闻·数字

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下月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魅影”在靠近,唱响夜之乐章

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饰演“魅影”的布莱德·里特尔表示,如今的中国观众比起十年前更专注。 图/CFP

  11月17日至2016年1月10日,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即将首次在北京上演。该剧先期在广州演出时,首日票房即破百万,迄今总票房突破4000万元。据此次中国巡演的驻团导演菲利普·哥达瓦表示,《剧院魅影》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音乐剧,但十年前因受场地限制,中国大部分剧院的硬件设施都无法完全呈现这部戏复杂的舞台效果,因而此前该剧仅去过上海。如今,北京、上海、广州都有剧场能胜任“魅影”的演出,今年11月即将开张的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更是为《剧院魅影》量身打造的。

  2000多场

  “小面包”仍不自觉流下热泪

  著名音乐剧演员布莱德·里特尔被中国音乐剧观众亲切地称做“小面包”,舞台经验丰富的他,是全世界仅有的四位参演《剧院魅影》中男主角“魅影”超过2000场的演员之一。十年前,《剧院魅影》在上海的演出也由他主演,而此番他将继续与中国观众见面。

  此前在广州演出时,里特尔就在媒体面前对中国观众大加赞许。他认为,与十年前相比,如今的中国观众更专注,他们感知台上演员的表演并给予反馈,观众反应也使他拿出100%精力投入每场演出,尽管已演过2000多场,每每在最后一幕他仍然不自觉流下热泪。

  1600个座位

  二层最后一排也能近距离融入演出

  此次使《剧院魅影》顺利成行的幕后功臣、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总经理田元是音乐剧的资深粉丝。身为资深的演出行业从业者,她曾成功打造过《妈妈咪呀!》和《猫》的中文版。早在上世纪90年代,田元就曾试图将《剧院魅影》引进中国,然而带着外方技术团队跑遍北京所有剧场,却发现没有任何剧场有条件实现该剧的演出。因为剧中最重要的道具——重达500公斤的水晶灯的吊装,当时北京几乎没有一家剧场顶棚能够承受这个重量。

  新建成的天桥艺术中心,以专业音乐剧剧场为定位,舞台设施可满足音乐剧最苛刻的技术指标。天桥艺术中心拥有1600个座位,以往这样规模的剧场都有三层楼座,而为提升观众体验,在建设阶段经过多次实验和论证,该剧场最终舍弃了三层,将二层楼座向前推,为的是让坐在二层最后一排的观众也能近距离融入到演出中。

  ■ 剧场未来

  原版《剧院魅影》在京广两站的巡演票房已突破6500万元。田元告诉记者,这样的票房佳绩,让未来定位于专业音乐剧剧场的天桥艺术中心看到了繁荣的市场前景。“以中产阶级为主的消费群体的大量出现,会带动文化消费市场的升级,首先是需要有更多文化消费的基础设施,并且具备产业化、区域化的发展基础,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是为迎接这个新的趋势打造的”。

  作为综合性的剧场群,天桥艺术中心在引进品牌剧目的基础上,未来还将与国内外演出机构合作,打造高品质演出。同时,面向青年艺术创作者推出“新晋艺术家驻场计划”,为有潜力的年轻人搭建艺术创作、表演、交流的孵化平台。2016年首届“新晋艺术家驻场计划”即将开始作品征集。该计划对所有表演艺术门类开放,包括戏剧、音乐剧、舞蹈、音乐、舞台视觉设计、多媒体艺术及跨界艺术等。入围艺术家将获得创作资金、剧目制作、项目推广、演出及排练场地等支持,作品计划于2016年在天桥艺术中心首演。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陈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