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此存照
中国经济对适度增长有更刚性要求。这要求中国加快改革进程,改革越彻底,中国经济的韧劲越强,对GDP增速的认知,就越清晰。
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前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87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GDP增速“破7”,引发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经济仍在合理区间运行的有力证明;有人认为,“破7”表明经济下行态势明显。
如何衡量GDP“破7”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首先要看GDP降速是否破坏了经济基本面。基本面有两个:就业与居民收入。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与GDP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高增长率总是伴随着低失业率,低增长率总是伴随着高失业率。中国GDP增长与就业率之间也部分印证了奥肯定律。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测算模型,结合刚性就业需求。
不过,随着经济规模增大,经济增长对就业率的拉动作用会提高,从而降低对经济增长率的刚性要求。根据实际汇率估算,今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达到11.285万亿美元,这意味着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对就业的贡献率还将提高。因此,GDP“破7”不会影响保就业。
而从居民收入看,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收入增幅超过了GDP增幅,表明GDP增长降速并未影响居民基本福祉。就业率和居民收入数据向好,表明GDP“破7”没有改变中国经济的基本面。
衡量的第二个标准,看GDP增长是加剧了过去反周期调控造成的后遗症,还是减轻了后遗症。中国成为自美国之后第二个经济规模达到1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具有全产业体系。全产业体系一旦出现问题,后遗症也特别严重。过去,货币超发、过度投资虽然带来了高增长率,但也导致全行业普遍产能过剩严重等情况,透支了经济增长空间。PPI长期低迷就是证明。
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6.9%,是在货币政策没有“大水漫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的情况下取得的。这有助于去库存化。特别是,由于在三季度还经历了资本市场的剧烈动荡,而在前两个季度,因为股市繁荣,金融市场为GDP多贡献了0.5%的增长。剔除这一部分增长看,6.9%的增幅更能体现实体经济的增长。
衡量的第三个标准,是与美国相比。由于统计口径、经济规模的差异,不同经济体之间很难进行GDP的比较。从经济规模看,中国GDP能够比较的只有同属于“10万亿美元俱乐部”的美国。美国经济复苏,已让美元加息列上了议事日程,没有理由认为,增长率仍为美国近三倍的中国经济,就面临严重风险。综合原因导致了两国经济韧劲的不同。
中国经济对适度增长有更刚性要求。这要求中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一系列改革进程。改革越彻底,中国经济的韧劲越强,对GDP增速的认知,就越清晰。
□徐立凡(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