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统计部门负责人详解GDP增速回落,称全市经济发展质量总体向好,四大因素筑牢发展信心
新京报讯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数据显示,1-3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0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尽管这一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但北京市统计部门负责人表示,综合分析当前面临的环境和条件,下一阶段全市经济仍将延续平稳运行、稳中向好的态势,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全年及“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因素 1
更多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此增速是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及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调结构、转方式、疏功能、控人口的背景下实现的,且经济增长的含金量越来越高。目前北京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总量就增加210亿元,这相当于1984年北京全年的GDP总量。因此,坚持首都经济实现6.7%的增速实属不易。
不能单一看GDP增速,还要看就业、CPI指标情况。1-3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处于1.5%以内的较低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8%,涨幅为近5年来同期最低,全市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区间。
经济增长放慢并未影响到百姓生活,有更多发展成果惠及民生。1-3季度,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增6.6%;从居民住房看,全市保障房和自住房不管是完成投资额,还是新开工面积,均占到全市新建商品房的三成,供应稳定。从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看,全市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7.9%,比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发展,前3季度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47.8亿元,增长4%,比上半年提高3个百分点。
因素 2
“高精尖”经济结构开始显现
在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市委市政府顶住压力,一手抓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一手抓结构调整不放松,经济发展中不断涌现各种新亮点和新特点,主要体现在“高精尖”经济结构开始显现。
产业高端化: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100%;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且以资金密集、资本密集为特点的金融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增长较快,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7.5%。这些都有效对冲了当前一部分经济下行压力。
要素集约化:经济发展所需各类要素的使用和配置从粗放向集约发展。能源使用效率不断提高,投入结构优化。1-3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1%。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至45.9%。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
创新主导化:经济增长由过去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依靠创新驱动转变。研发投入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1-8月,全市大中型重点企业专利申请增长17.5%。
因素 3
未来经济发展有新支撑新动力
支撑1:服务性消费拉动作用突出。一段时间以来,北京出现投资放缓、出口下降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消费发挥了重要的稳增长作用。北京正处于商品性消费向服务性消费过渡重要阶段,服务性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已达44.7%,且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1-3季度,服务性消费增长10.8%,快于商品性消费4.3个百分点,对总消费的贡献达到六成以上。
支撑2:高端服务业引领经济增长。北京服务业占比还有提升空间,纽约、东京、巴黎等世界城市服务业比重都在85%以上。服务业内部结构还会进一步优化,金融业已取代批发零售业成为服务业中的第一大产业。北京在资本、知识方面的优势对于发展资本、知识密集型的金融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十分明显,未来这些行业的比重还会有所提高。
动力1:改革政策不断释放红利。政府简政放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了良好氛围,释放了微观主体活力。1-3季度,全市新设企业15.4万家,其中近三成企业是科技服务业企业。
动力2: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落实为首都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大机遇。协同发展将进一步提高资源和要素的配置效率,目前影响要素流动的行政壁垒正逐步被打破,区域比较优势得以发挥,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
动力3:服务业开放试点是北京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大机遇。北京成为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这对服务业占比较大的北京来说意义重大。今年1-8月服务业外商投资同比增长91.2%,占全部外商投资比重超95%。
因素 4
消费者和企业家信心稳定向好
3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结束连续两个季度各降0.1点后,企稳于108.1,比上年同季高3.1点;9月份,在针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负责人的最新调查中,也有超过八成的企业对未来的企业经营情况看好,分别有86.7%服务业企业和85.2%制造业企业对“本企业未来3个月内业务活动整体水平预计为“上升”和“变化不大”。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