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4:教育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4:教育周刊·特别报道

原版书、实践课、走班制……

百年前基础教育热闹非凡

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北京汇文中学最初为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在崇文门所建教堂附设的蒙学馆。
始建于1911年的北京市扶轮小学,解放初期教研组备课场景。
20世纪40年代卢沟桥一小校歌。
北京165中学始建于1870年,原名崇慈女中学校。
当年的育英学校曾是一所“贵族学校”。
扫一扫,去“学习公社(xjbxuejie)”,阅读完整版百年老校历史风采。

  近日,一些拥有百年历史的老校纷纷举办校庆再次勾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早在一百年前甚至更久远的时候,就有学校开始使用原版英语教材、开展各类实践课程、实行“走班制”……时至今日,曾经的一些好的教育理念又重新流行起来。

  记者了解到,北京拥有百年历史的学校约有100所,这些老校历史悠久,见证了北京乃至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优秀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同时,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模式,创造性地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和探索,是首都教育和首都文化弥足珍贵的财富。

  2015年10月17日,北京市第一六五中学举办了“1870-2015崇逢金秋 慈爱永恒”145周年校庆。校庆当天,学校特别布置了5个教室,按照1966年以前、1967-1977年、1978-199年、1990-2000年、2000年以后,5个年代段进行特别布置。用“上课”、“起立”、“老师好”几个词语串起来,相应年代的班主任或任课老师重新站在讲台上,面对那个年代的学生,一起重温当年课上的情景。校园的操场上也特别布展了学校145年来发展的老照片。

  该校校长单志敏表示,学校的历史资料散失很厉害,学校通过去档案馆查阅官方资料,向校友征集、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尽量还原那年那时的学校历史。“虽然整理校史的过程有些艰难,但总能被回忆中的人和事感动,获得力量。”

  记者了解到,9、10月份,北京市很多历史悠久的老校迎来了自己的百岁生日,包括清华附中、附小百年校庆、北京市第二十一中学150周年校庆等。这些百年老校发展至今,一些教育理念其实在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实施。

  10月12日,是北京市第166中学建校151周年生日,该校教学副校长翟莉梅表示,学校建校之初提出的校训“博雅”沿用至今。“学校一直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们应该是一个知识广博、心胸开阔、具有丰厚内涵的人。”

  而同样拥有百年历史的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也保留了很多历史的理念。据该校副校长庞雪梅介绍,学校的校训“勤慎、诚敬”从很早就开始一直沿用至今,一直以来学校都要求学生要诚实、守信、勤奋,要善于思考,尊重别人。“这个校训在每周升旗时学生都要背诵。”

  据东城区教委周玉玲副主任介绍,东城区拥有百年历史的老校有30多所,数量在北京市排在前列。这些百年老校这么长时间能延续下来,自然有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传承。“至少是受到百姓的认可,所以才能由过去一直延续至今。”周玉玲说,无论是比较有名的百年老校还是发展一般的老校,都在发挥着各自的优势。

  ■ 百年校园

  府学胡同小学 

  古风遗韵600余年

  【学校档案】

  1368年,一座名为报恩寺的寺庙尚未建成,明朝大将徐达便已攻进元大都。庙中的和尚听说明朝军队规定不能进入孔庙,慌忙中把一尊孔子像立于门口,寺庙得以保全。明朝建立后,“假孔庙”便成为官学,因为当时的北京叫做“大兴”,官学便也命名为大兴县学,后来改名为顺天府学,成为明清两朝500余年间的官办学校。

  光绪二十九年(1904年),顺天府学的东半部分改为学堂,称顺天府高等小学堂。1905年改为左翼八旗小学堂,1912年改名京师公立第二十八小学校,1949年改称北京市第三区中心国民小学。至少经历了六次易名的学校,终于在1958年正式定名为府学胡同小学。

  飞檐翘角,朱漆大门,两重楹联……寻常过客难免会将这里误认作王府、宗庙,可是,又分明听得阵阵读书声从里面传来。举目细看,大门之上高悬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牌匾——“府学”。到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有着600多年厚重历史积淀、坐落在古风庭院中的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2012年8月,府学胡同小学成为北京市首批33所百年学校挂牌校之一,能够入选,不仅仅因为是北京“资格”最老的小学,更因为数百年来对教育作出的努力与贡献。

  历史遗迹成为“课本”

  “记忆中的母校是一座宏伟的古建筑群”,这是1954年转学到府学胡同小学的张爱民在《府学小学阳光育蕾》的回忆文中,对学校风貌的美好回忆。

  的确,学校里,庙(大成殿)、堂(明伦堂)、阁(奎星阁)、祠(文天祥祠)四位一体,与现代化的教学楼、园林交相辉映。大成殿前的孔子像,更能体现中国儒、释、道的文化精髓和孔子“君子不器”的教育思想。1984年,学校被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府学胡同小学清楚地认识到,历史的遗留,正是实实在在的中华文化教育的“课本”,比如,校园里“动静等观”、“敷礼明伦”等建筑遗迹,正在学生身边潜移默化滋养着他们的文化情趣。所以,在这所极具中国文化情怀、充满现代气息的学府圣殿,传统文化教育一直放在治学的重点位置。

  在老校友的回忆里,“学校重视传统知识的教学,专门开设了大字课,每周两节。当时同学们都备有一个小布口袋,里面装有墨、砚台、毛笔和涮笔的小缸子,挂在书包旁边。”

  时至今日,府学胡同小学的孩子们更是一个个化身成为温文尔雅的“小书生”。学校在校本课程中安排一二年级进行《弟子规》的学习,三四年级开设《笠翁对韵》课程,而五六年级的学生,则要接触内涵更加深入的《论语》知识。

  文天祥祠前学爱国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府学胡同小学学生们的稚语童声响彻文天祥祠。每年文天祥诞辰,学生都会手持菊花,面向先贤塑像,朗声吟诵《正气歌》。文天祥祠就坐落在府学胡同小学之内,成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基地。

  在老校友、老教师的脑海中,50年前的文天祥祠是一座两进院落,当时作为校工的宿舍。有时在校园中漫步,就会不知不觉地来到文天祥祠,想起那段为国家命运而抗争的故事,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由自主地浮上心田。

  曾有老校友动情地回忆,当年学校每当新学年开学,都会带着新生到文天祥祠接受开学第一课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

  灯市口小学 

  百年前实行“走班制”

  【学校档案】

  始建于1864年,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出资,最初定名为“男蒙馆”。1900年更名为“私立育英学校”,设小学、初中和高中部。1952年育英学校回归国有,小学部更名为灯市口小学。1956年育英小学归为市属,改名为北京灯市口小学,王宝初被正式委任为校长。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贵族学校”

  王宝初1923年入读育英学校,高中未读完就在本校做图书馆管理员,后来入艺专学习三年,回校担任美术教师。

  他回忆说,在他上学的时候,学校学费很贵,一学期每个学生要交26.7元大洋,因此这个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当时的社会名流、显贵、资本家和地主的子弟,学校也被称为“贵族学校”。

  育英学校延聘的教师,大都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外校教学有方的教师,也要设法重金延聘过来。由于当时育英学校拥有一大批第一流的优秀教师,所以学生往往都能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

  育英学校的课程设置,最初有国文、格物、致知(数学),并有宗教课和英文。到了1923年时小学部还有宗教课,课本是《天路历程》,讲基督教圣经故事。后来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基本是按照教育部的规定设置课程,但由于教会学校的特殊地位,课程仍有宗教内容。

  为了提高英文程度,从小学四年级起就用美国出版的《英文津逮》原文课本,这些课本从美国直接寄来,全书无一汉字。到了中学阶段,连数学、化学、地理都逐步用英文本,就连《三民主义》课本也是用英文印刷的。

  百年前“走班制”自主选课

  学校的教育思想是按照美国模式确立的,重在发挥自由竞争,发展个人才能。学校除了基础课外,还开设选修科,并开展多项课外活动,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毕业后,成为有知识、有专长,能适应升学或工作需要的人才。

  育英学校的课外活动很丰富,设置了天文、地理、音乐、美术、体育、文艺、戏剧、技能、科学研究,以及社会问题等多种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打破班级界限,可以选择参加。

  学校在课程表内定出统一的课外活动时间,聘请本校教师或校外有专长的人士担任辅导教师。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发展,获得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也训练了技能。毕业后如不能升学,也可以一技之长服务于社会。这项设施,当时在中学中间育英是首创,现在仍有参考价值。

  如今,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包括灯市口、礼士、北池子和东高房四个校区。为了实现课程资源共享,让资源带学生均能从中受益,除国家课程外,学校统一开设6大类、40余门自主课程,每周拿出一至两个半天时间,以校区为单位实行“走班制”,各校区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潜能,自主选择课程。

  ■ 老校风采

  清华附中

  传承发扬清华精神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历史要追溯到1915年的成志学校,不过早期的成志学校只有小学及幼稚园两部分。1939年,南迁的清华与北大、南开三校组成的西南联大成立西南联大附中、附小,奠定清华附中的教育格局。

  1946年秋,清华大学由昆明迁回北平清华园内,成志学校也复校招生,并成立初中部。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成志学校的小学部和初中部分离,成立“清华大学附设中学”,简称“清华附中”,于1952年9月1日正式开学。

  1959年,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正式创办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面向全市招生。

  回顾清华附中的百年历史,这是一所与清华大学的命运紧密相连的中学,使清华精神在一代代青年人身上传承和发扬。

  北京汇文中学

  爱国领袖层出不穷

  北京汇文中学始建于1871年,初为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在崇文门所建教堂之附设蒙学馆,后逐渐发展为包括汇文大学部、汇文中学部和汇文小学部在内的教育机构。1888年,汇文大学部与协和大学合并为燕京大学,为北京大学组成部分之一。1926年留美博士高凤山先生任汇文中学校长后,吸收民间资本将学校改制为私立。新中国建立后,学校在1952年改为公立北京市第26中学。1956年成为首都第一批十所重点中学之一。1989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恢复校名为“北京汇文中学”。

  北京汇文中学在140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爱国主义始终是汇文学子最为深厚的情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北京汇文中学师生与在京高校师生一起走上街头,投身反帝爱国运动。彭雪枫、刘文华、张克侠、张学思等都曾是汇文优秀学子。今天,“彭雪枫班”、“刘文华班”、“张克侠班”、“张学思班”……成为汇文中学响亮的名片。

  方家胡同小学

  老舍曾任两年校长

  方家胡同小学创办于1906年,属于公立学校,作为东城区为数不多、历史悠久的古建风格的平房校,方家胡同小学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著名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于1918年7月18日被京师学务局委任为“京师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兼国民学校”(现东城区方家胡同小学1918年-1920年)校长。在这短暂的两年时光中,老舍先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校的发展倾尽心血。

  在老舍先生担任校长的两年里,他优秀的人品和文品深深地影响着学生们,为学校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厚的文化食粮。他先后为孩子们创作了《小坡的生日》、《青蛙骑手》、《宝船》等作品。时至今日,方家胡同的小学生们还在上演老校长的作品《宝船》;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中,学生们会深情地演唱校歌,纪念这位可亲可敬的老校长。

  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

  孙敬修爷爷任教35年

  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丁香胡同小学)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当时是一所教会学校。1978年正式更名为丁香胡同小学。1998年,成为北京市教委寄宿制学校。2010年,经教委批准学校恢复了“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校名。

  教学区目前还保留了汇文时期的“德厚斋”、“高林斋”两栋早期建筑物和十几棵古树,成为学校历史的见证。140年间,从这里走出去大量莘莘学子,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国学大师启功、“两弹元勋”王大珩、旧石器考古学家贾兰坡、桥梁专家曾威、著名演员雷恪生、国家领导人刘延东、徐庆平、歌唱家朱明瑛、原国家足协主席年维泗……著名的“故事爷爷”孙敬修曾经在这里任教达35年。

  D04-D05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杜丁图片均由学校提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