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观众,我极为欣赏《山河故人》;而作为一个身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山河故人》于我不只是一部简单的电影,更是一种令我理解自己从小浸润其中的中国文化的一个新素材。
在国外生活有一桩麻烦事,就是无法在第一时间看到国内上映的电影,这一点无论对于一个影视文化的研究者还是一个忠实的艺术电影观众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所以当得知贾樟柯导演的《山河故人》即将于本月底的维也纳国际电影节上举办两场小规模放映后,我毫不犹豫地订了奔赴这座著名的艺术之都的机票,并委托在当地的学生帮我提前预约了放映场次的门票。
影院位于老城多瑙河畔的一座历史悠久的白色建筑内,放映厅不大,大约能够容纳300人左右,但票早早售罄,亦有人在开场之后讨了“站票”进去,就坐在过道的地毯上将这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看完。影片的故事和评价此文不涉,但放映结束后全场观众一直静静等待片尾字幕全部结束,尔后响起了十分笃定的掌声。观众中中国人不多,加上我应该不超过10位,不知道他们当时的心情是否与我一样,感动中又多少带着点感慨。
这让我想起5年前在洛杉矶一个电影节上看娄烨的电影《春风沉醉的夜晚》的场景,也是类似的情况:排长队买票,满场对中国或一知半解或全不了解的外国人,结束后也是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不同的是,《春风沉醉的夜晚》讲述的是一个多少有些猎奇色彩的故事,它所营造的“中国”莫说外国人,就连中国人也未必了解。而《山河故人》中的那个中国却是最为寻常可见,也绝不会令任何人感到陌生的中国。它讲述的是中国的故事,也是全人类的故事,因而它在遥远的欧洲受到欢迎乃至致敬,是因为它致力于“阐释”,而非“展示”。
对于同一本小说、同一部电影、同一场展览、同一首音乐,接受者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往往产生截然不同的感触。这部《山河故人》也是如此。它所呈现的那个既变化万千,又凝重迟滞的世界,若在国内的影院观看,或将激发某种强烈情绪波动,可在万里之外的陌生的欧洲城市,我却变得更加冷静。我对这部电影的理解和感触,与我所在的周遭环境——清一色的外国面孔,温和而持久的掌声,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结合了起来,以至于让我对自己的文化有了那么一些新的认识,这真是一件极为美妙的事。作为观众,我自然是极为欣赏《山河故人》的;但作为一个身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山河故人》于我而言不再只是一部简单的电影,更是一种令我理解自己从小浸润其中的中国文化的一个新的素材。
我们对文化的理解总是倾向于一种简单粗暴的逻辑,好或坏、优秀或拙劣、高雅或通俗,诸如此类。但事实上,文化作品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产生极为不同的意义,发挥我们意想不到的作用。就像这部《山河故人》,对于国内的中国人,国外的中国人,以及外国人,肯定有着不一样的意味。这或许提醒着我们,不要总是把对一个事物的判断局限在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当中。时常换个环境或角度去理解文化,或许会对我们洞察生活的深度有更大的帮助。
□常江(旅欧文化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