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3:文娱新闻·作品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3:文娱新闻·作品

李建军导演新作乌镇戏剧节首演后来到北京,展现视觉与声音建构的蒙太奇

孤独房间里住着《飞向天空的人》

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飞向天空的人》到北京演出时,100多位观众坐在舞台上各式各样的椅子里。

  今年乌镇戏剧节开幕戏之一、北京戏剧导演李建军的新作《飞向天空的人》在乌镇首演。艺术总监孟京辉说:“太喜欢了,每个画面都像刘小东的画,可以凝视。有时候特俏皮,有时候特忧伤,混杂着回忆、眼泪、青春期。当你的青春期回忆在那些老人身上出现时,突然时空交错,你可以从中找到各种能量”。结束了在乌镇诗田广场露天星空下的演出,剧组回到北京,10月24日、25日在中间剧场上演。本周六、日(10月31日、11月1日)两天还将演出两场。

  灵感

  源自卡巴科夫艺术作品

  俄罗斯裔艺术家伊利亚·卡巴科夫(Ilya Kabakovv)曾创作了大约50本虚拟画册,每一本讲述的是一个人如何克服庸常的生活。后来,他将这些画册里的故事一一做成装置作品,如同这些人真实地存在过。这件作品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永久展出,观众在展览现场要从一个小门进入,参观每个单独的房间。只有一个房间房门紧闭,只能透过木板的裂缝向内窥视。房间的主人是苏联时代一个时常做梦的人,梦到自己飞向天空。他制造了一个弹射装置,在房顶安上炸弹,伴随一声巨响,房顶炸出一个洞,而人不知所踪。房间里散落着苏联时代的生活用品,留着人的余温。

  这件作品的名字是《从房间里飞向天空的人》。很显然,李建军的《飞向天空的人》正源自于此。2015年的某一天,李建军开着车,行驶在北京拥堵的高架桥上,路过一些居民楼,模模糊糊望进了别人的生活,每一个窗户里的画面都像是电影的一帧,隐隐约约在讲述着什么。他想起家中书架上的一本卡巴科夫画册,封面就是《从房间里飞向天空的人》。“这个人是谁?是个怎样的人?”他开始突发奇想。

  现场

  舞台与观众席180度调转

  《飞向天空的人》由数十个平民生活的片段组成,这些片段大多无法称之为故事。洗脚的女人、疲惫的上班族、失意的拳击手、年轻的情侣,削苹果的老人与读报的中年男子,在音乐中起舞的胖女孩……这些面具下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如同我们在公共场合里所能见到的每一个“路人甲”。他们没有什么特点,过目即忘,却是这部戏不可缺失的每一块拼图。

  舞台上是一个没有了第四堵墙的密闭房间,房顶也没有炸开的大洞,椅子、电风扇等司空见惯的物品如废墟一般堆积着。在中间剧场的演出,舞台与观众席180度调转,100多位观众坐在舞台上各式各样的椅子里,仿佛如演员一般经历着不同的人生。而与卡巴科夫的作品所蕴含的戏剧张力不同,作为戏剧的《飞向天空的人》却是静态的,它所呈现的不是故事的戏剧高潮,而是高潮之前或之后,某些无人知晓的孤寂时刻,交织着瑞典导演罗伊·安德森式的现实与荒诞。

  ■ 创作故事

  演员搜集素材+自身经历=40个片段

  《飞向天空的人》是视觉与声音建构的蒙太奇,当中的40个片段都是演员搜集素材所得。他们两三人一组,去医院、公园、商场、地铁、咖啡馆、火葬场等地方采风,记录声音和影像,并在排练中讨论,猜测画中人物身份与关系,加上自身经历,展开想象。有一段男子顶奶瓶的戏,来自助理导演杨明晨看的某个新闻中,说的是一个女人训斥丈夫买奶粉买贵了。张加怀的一段“失眠”戏来自他自己的经历,某天凌晨三四点钟失眠的他,起来抽烟,坐在沙发上,百无聊赖地移动烟灰缸,听着音乐,想着他的烦心事。

  对李建军和他的新青年剧团而言,《飞向天空的人》是一部非常私人化的作品,他们被那些在房间里独处的内心状态触动,孤独的,若有所思,心不在焉,也许在忍受着什么。有位观众告诉李建军,看完这部戏后也说不出什么,回家之后却忘不掉。“我喜欢这样的作者和观众的关系,所以这部戏没有演后谈。如果回到理性状态再去讨论,有点大煞风景”。

  采写/新京报记者 陈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