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7:教育周刊·一周播报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7:教育周刊·一周播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赵登禹学校

京剧走进课堂,师生全面发展

2015年11月02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早在2004年,赵登禹学校就开始把京剧引入到校园。2014年,北京市赵登禹学校与北京京剧院合作后,京剧课程就进入小学一年级的课表,由北京京剧院的演员亲自授课,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传统戏曲的熏陶。北京市赵登禹学校校长徐唯表示,作为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学校,将以“爱国求知”为校训,以精致教育理念为引导,力求以精致创精品,以精品求发展,让每一位赵登禹师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自身的潜力和创造力都能充分发挥。

  2004年把京剧引入校园

  北京市赵登禹学校始建于1951年,原名北京市第十八中学。1993年更名为北京市大红门中学。2003年4月与嘉园小学合并为北京市赵登禹学校。2005年9月,学校迁入到马家堡嘉园小区新校址,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学生达到2300多人。

  徐唯说,马家堡地区是一个富有京剧传统的地区,京剧艺术氛围比较浓厚。加上学校邻近中国京剧院和北京戏曲学校,早在2004年,赵登禹学校就开始把京剧引入到校园,只不过那个时候是小范围的参与。目前,不仅在小学一年级开设了京剧课,由北京京剧院的演员亲自授课,从小学二年级到初三还开设有京剧社团。

  徐唯说,作为北京市首批“京剧进课堂”试点校和北京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校,去年学校与北京京剧院再次进行深度合作,将戏曲教育与该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及课外活动课程相结合,为学生学习国粹京剧、了解戏曲艺术夯实基础,搭设平台。“学校将通过分年级分班的小班授课模式以及集体大班授课模式对学生讲授不同种类的戏曲艺术,让孩子们了解戏曲常识,并且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从而最大限度地使国粹得以传承。”

  以“精致教育”为理念

  徐唯表示,学校基于多年来对素质教育的思考,对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学校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用发展的眼光,确立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的战略,视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生命。

  为实现这一战略,学校以“精致教育”理念为引领,牢记“追求精致教育,落实精细管理,打造精品学校”的“三精”办学目标,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质量为第一目标,以管理为第一手段,以落实为第一落脚点”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内涵发展为重点,以队伍建设为核心,办出学校的特色,以精致创精品,以精品求发展。“让每一位赵登禹的学生和教师都能得到全面发展,自身的潜力和创造力都能充分发挥。”

  据介绍,为了实现精品教育,学校在硬件设施上也配备到位,目前学校小学部设有音乐、美术、信息、科学、劳动等专业教室。中学部不仅有物理、化学、生物、美术、音乐、计算机、劳技等专业教室,还有地理演示室、心理咨询室、赵登禹将军展室、校园电视台、风雨操场等教室,有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篮排球、健身房等室内运动场所。有两套独立的闭路电视广播及网络系统,各个教室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 对话

  通过学唱京剧加深文化热爱

  新京报:现在提出校校有特色,我们学校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徐唯:我们在艺术教育和体育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除了京剧是学校的特色外,学校的合唱队也办得有声有色。小学和中学都设有合唱团,而且现在已经发展成全员参与,达到了班班有合唱队。合唱团参加北京市每两年举办的艺术节,每次都拿一等奖。

  新京报:学校将京剧引入校园也有11年时间了,现在又与北京京剧院合作,京剧对学校和学生起到了什么作用?

  徐唯:京剧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学生从感兴趣到喜欢,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艺术修养。

  我们与京剧院一年多的合作活动,使得全校师生在了解和学唱京剧中加深了对祖国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学校呈现出浓郁的校园京剧艺术氛围。

  今后学校会以此作为起点,继续抓好京剧进校园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探索艺术、提高素养、弘扬民族文化,让师生的智慧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采写/新京报记者 杜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