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3:文娱新闻·观影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3:文娱新闻·观影

山河虽好,故人不再

2015年11月02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无论如何,还是要感谢贾樟柯,因为在中国,有些东西如果没有人拍,可能就真的消失了。
影片在过去、当下和未来三个段落里,分别采用了4:3(图)、16:9、2.35:1的不同画幅。
影片在过去、当下和未来三个段落里,分别采用了4:3、16:9(图)、2.35:1的不同画幅。
影片在过去、当下和未来三个段落里,分别采用了4:3、16:9、2.35:1(图)的不同画幅。

  《山河故人》 69分

  NO.500

  观影时间:10月30日

  观影地点:百老汇影城国瑞城店

  观影人数:20人

  《山河故人》是贾樟柯第四次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影片,也是他再次挑战主流商业院线的作品。这里说“挑战”可能不太恰当,但《天注定》之后,“贾樟柯”三个字毕竟已经具有了符号意义,无论是戛纳还是“申奥”,贾樟柯和《山河故人》已经具备了充足的话题性,注定成为被讨论的对象。然而,有了《天注定》的打底,再看《山河故人》显然不会失望,在抛开那些符号和话题之外,这部影片依然代表了贾樟柯的水准。只是这种水准,无论是放在当今市场里,又或是贾氏自己的作品谱系中,都只能让人怀揣着一把忧伤。

  形式

  画幅游戏,结构时间

  继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之后,《天注定》再次让我们在华语电影中看到一个导演对于画幅的“把玩”,也就是,在这样一个宽银幕早不是什么新鲜事的时代,这两部影片却带我们回到一种更“复古”的银幕上。当然,近几年世界范围内的画幅游戏也很流行,泽维尔·多兰2014年的《妈咪》(1:1画幅)便是典型一例。在《山河故人》中,贾樟柯让画幅呈现出一种结构性,也就是说,三个不同的画幅用来呈现世纪之交(过去)、2014年(当下)和2025年(未来)。当然,这样的对应是否合理,观众是否喜欢另当别论,单就形式本身而言,就值得一谈。

  在世纪之交的一段,贾樟柯使用了4:3(1.33:1)的画幅,是有声电影诞生之初的一种规格,在大量的经典好莱坞电影中被使用,为了配合这个画幅,他甚至大量地拍摄人物的中景、近景,以至于呈现出来的画面更加的古典。当然,与经典好莱坞那些电影不同,贾樟柯还是很少使用剪辑,以至于镜头出来都比较长。接下来,2014年的一段用的是16:9(1.85:1),2025年一段用的是2.35:1的画幅,基本代表了宽银幕出现后的主流,当然,变成宽银幕后,影片大量出现全景和固定镜头。

  在官方发布的微博里曾说到过这种画幅游戏的缘由,即“一部电影,看到电影画面的改革”。这种画幅和时间流逝的对应本身是对的,然而,与《刺客聂隐娘》相比,《山河故人》的画幅变化更直接浅白了一点,更像是一种游戏,只不过用来呈现时间的结构而已,这一点观众可自行选择是否关注。

  内容

  戏剧人生,记录社会

  之所以说看完《山河故人》,对贾樟柯没有失望,是因为他基本上用这部电影快好省地做了本该纪录片做的事。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一方面,电影所呈现的内核如果用一部纪录片来说明,显然更具有感染力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它关注的问题确实不仅仅是简单的人生流逝、悲欢离合所能概括得了的,而是涉及社会更广泛的方方面面,并且,其介入的方式比《天注定》来得更加沉稳自然。这显然是值得肯定的。那为什么又说快好省?是因为,如果用《山河故人》的题材做一部纪录片,大概要跟踪拍摄30年以上吧,并且,纪录片毕竟只能记录过去和当下,无法预测未来。

  简单说来,贾樟柯就是发现了社会的某个侧面,然后用了一个平淡的故事将它表现出来了而已,体现了他一直以来的社会责任感和观察社会的敏锐嗅觉。在影片30年的时间跨度中,在平淡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关系中,我们实际上看到诸多社会中实际存在的,甚至正在经历的事,如山西煤矿的兴衰、腐败、污染、疾病、移民……虽然没有细说,点到为止,但却尽收眼底。然后有30年间中国社会阶级的分层,在县城里同追一个姑娘的梁子和晋生,30年后一个由于在煤矿工作,身患重病,告老还乡,一个则移民澳洲,过着家庭破裂,无根可依的生活,不禁让人唏嘘。另外,三个时间也是中国人生活空间段分层的写照,从小县城到大城市再到国外,这其中丢失的,恐怕不仅仅是人们之间的区隔吧。

  情感

  故乡已渺,乡愁仍在

  在预测了中国人10年之后的生活之后,在关心社会之余,贾樟柯也借此表达了只属于自己的乡愁,在这一点上,他是焦虑的,毕竟作为一个北方男人,一个和汾阳县有着深厚感情的北方男人,他眼中的“山河”和“故人”都在影片中有很明显的体现。片中,涛儿和到乐这一对母子关系颇能说明问题,对于到乐而言,在异国空间、不会母语、忘了母亲的名字,其实就意味着“移民二代”的漂泊心态。而对于赵涛,贾樟柯则让她成了一个“县城的坚守者”,一个女人,固执地呆在汾阳县,而拒绝参与到社会的变化中去。你看到,她身边的两个男人走了,儿子走了,父亲也走了,可她依然在这个县城,就这么一起和它老去,这么看,其实是很理想且诗意的。在最后一个镜头中,贾樟柯可能是想达到类似于奉俊昊《母亲》中最后段落的效果,虽然结果可能欠些火候,但毕竟也促成了他内心思想的表达。在这个镜头中,你会发现,在贾樟柯的眼中,无论世界怎样改变,汾阳县和赵涛永远不会改变,某种程度上,赵涛就和汾阳县是融为一体的。这就是一个男人心中所谓的故乡吧。

  ■ 观众评语

  ●《山河故人》终于弥补了看完《天注定》的不适感,从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基本上可以媲美之前的《三峡好人》,时间和人物关系上比较相像,也都有解救社会文化遗产的价值,这一点上,贾樟柯还是中国最好的文艺片导演之一。(80分)

  ●还是比较典型的“贾樟柯”电影,他对现实的认知远大于对电影的认知,影片中技法、艺术上的创造性和提高较少,第一部分看的时候比较别扭,第三部分又略显多余,倒是叶倩文的那首《珍重》听了让人泪奔。(70分)

  ●贾樟柯还是那个贾樟柯,关注的人生、社会与情感丝毫没变,一方面说,这是不忘初心,另一方面,也是艺术创作者的懒惰和不思进取。他把精力都用在技术活儿了,就像《天注定》一样,总想在结构和画面上弄点花样,可惜他忘了,他一直是个技术不过关的导演。(60分)

  撰文/韩梦想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