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周食评
互联网+,现在几乎成了每个创业者的“口头禅”。前不久,在“褚橙”成熟之季,87岁高龄的“褚橙”创始人褚时健出席本来生活网“褚橙”上市发布会,公众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这位互联网+食品的先行者。
2012年,本来生活网通过策划“褚橙”进京,让褚时健传奇人生经历被外界广为人知。从昔日的“烟草大王”,到经历牢狱之灾,再到古稀之年开始创业成为“橙王”,褚时健靠种橙、卖橙坐拥每年数千万元的净利润。
当“褚橙”因拥抱互联网而声名大噪时,创业、财富、互联网+就成了人们追逐褚时健的关键词,他是无数创业者的励志偶像,互联网+似乎再次被证明是可以成就创业神话的捷径。
然而人们只看到了“褚橙”成功的“皮”,却未见推动其成功的内核。用褚时健的话说,褚橙之所以能够成功,靠的不是传奇经历,不是互联网渠道,而是褚橙的品质。
他坦言:“这橙子你种、我种,但要做到‘最好’,问题还有很多。”褚橙在最初几年里品质并不好,装箱后容易腐烂,口味也并不稳定。褚时健用10年时间才最终培育出“最好”的“褚橙”。
“褚橙”是冰糖橙的一种,以清甜无渣、酸甜比适合中国人口味著称。要达到这一标准,褚时健为“褚橙”定下了严格的种植及采摘标准。为保证口味的稳定性,果树要培植5年以上才能采摘;每到采摘季,只有符合酸甜比标准的褚橙才能上市销售。
尽管互联网+使“褚橙”声名大噪,但整个“褚橙”人对于互联网渠道有着清醒认识。“褚橙”主要负责人介绍,目前褚橙线上渠道销售只有30%,线下市场依然是销售主体,即使在未来也依然坚持“两条腿走路”,并不会完全押在互联网渠道。
与“褚橙”相比,许多互联网+餐饮、农业企业却忽略了食品的最本质内核——品质。以O2O餐饮为例,黄太吉刚拿到1.8亿元的B轮融资,但其外星人大会、开豪车送煎饼等运作模式曾被认为是“过度营销”。
更有互联网餐饮企业直接触碰了食品企业的底线——安全。8月中旬,火爆微信朋友圈的“郑文琪龙虾盖浇饭”在上海杨浦区分店开业仅4天,就使7人食物中毒,原因查明是食品样品中含有副溶血性弧菌。由一批90后年轻人开创的“郑文琪”还存在用低价冻虾冒充手剥鲜虾、只重营销轻管理等问题。
回看“褚橙”的故事,褚时健出名后,前来取经的年轻人络绎不绝,让褚时健不堪其扰。许多希冀依靠互联网创业成功的人都希望得到他的指点,而他却往往无法给出明确答复。
回归品质,或许“褚橙”本身的成长故事就是一个答案。
□郭铁(新京报《新食品》周刊记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