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寻找中国创客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寻找中国创客

“所谓互联网版图,一定是前一秒的”

在知乎创始人周源看来,互联网很难把资源地盘以固定编号的方式画在那个地方

2015年11月05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周源说,真正的创业者应该解决用户真实需求。 图/CFP

  周源

  知乎创始人,做过工程师,在《IT经理世界》杂志跑过两年记者,第一次创业失败,去西藏归零。

  11月3日,来自多方知情人士的信息显示,知乎已获得腾讯领投的数千万美元C轮融资。并将和搜狗展开产品层面合作。对此,知乎官方尚未予置评。

  新京报记者对知乎创始人周源进行了独家专访,他谈到了知乎一路走来的许多创业感悟,当然,也谈到了BAT和创业公司站队。周源还有一个颇具赫拉克利特意味的说法——所谓互联网版图,一定是前一秒的。

  去年见到知乎001号员工周源时,他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打包新书《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一部分新书打算寄出,送给知乎的小伙伴们作为一件礼物。

  “知乎建立团队的时候,周围聚集着200多个朋友,大约一半也都是创业者。这部分人有一些特点,不断在日常生活中刨根问底,对答案很较真,理性地找到最务实的经验。”周源说。

  寒冬会让真实的机会变得更加清晰

  新京报:现在的互联网创业有什么不同?

  周源:以前做互联网解决相对简单的问题,针对使用互联网尝鲜的人,离大众用户较远;现在对生活深入程度,接触程度非常深,问题变很复杂。

  新京报:融资环境和过去对比呢?

  周源:知乎比较顺利,虽然额度没有那么大,但在很短的二三十分钟就把要做什么说清楚了,有什么价值明确了。

  我的感觉是,其实真正的创业者不是从外部环境考虑,更多从用户角度出发,从产品价值出发,不管条件艰苦还是比较好,能够解决用户真实需求的还是能得到很多支持。

  新京报:你周围创业者对资本寒冬的焦虑感严重吗?

  周源:所谓寒冬,是与不是有很多的说法,不见得是一个定论。某种意义上,寒冬意味着机会。我看到很多优秀的互联网产品,都是在一定产业变化,经济曲线起伏之中,追本溯源都是在资本寒冬的时候出现的。

  比如,视频会议系统WebEx,思科收购它花了30亿美元,很大的数字。在经济条件不好的环境下,大家花不起机票钱,就使用网络电视来开会。在当时以一种科技的方式,确实解决了企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LinkedIn第一波核心用户的增长,也是因为1999年到2000年的时候互联网泡沫,不像现在大家都有手机,都有固定的电子邮箱,没有工作的话确实很难找到。LinkedIn提供一个机会,把简历上传,让有可能需要员工的雇主找到你。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机会,尤其是在变化产生的时候,互联网或者说科技的力量发挥更大,有着更低成本、更快速度、更大规模等等天生的优势。寒冬会让真实的机会变得更加清晰。

  互联网的魅力在于变化速度

  新京报:创业大潮汹涌,有些人没有一个好的点子,就启动项目了。对这种“为创业而创业”的现象,你怎么看?

  周源:每个人创业原因不是特别一样,有的人出发点可能更偏向于创业,也没有问题。实际进入后要快速调整。可以不是想特别清楚,准备那么好,重要的是快速得到反馈,去做方向调整。

  新京报:进入哪一轮会比较安全了?

  周源:即使是顶级的科技公司、上市公司,危机感都是非常强的,都会讲距离关门只有几个月,因为科技行业变化太快了,确保安全很难很难。

  新京报:兴趣社交领域,有知乎,有百度贴吧很多在竞争,是否不再建议创业者跳进来?

  周源:社交类产品,这个词很模糊,这个领域究竟需要多少产品解决多少需求,不是太好界定。Facebook已经那么成功了,Instagram、Whatsapp、snapchat还是哗哗哗出来了。你要想用户需要什么,或者说新的用户需要什么。

  互联网很难去把资源地盘以固定编号的方式画在那个地方,如果说有那么一张所谓的地图,也一定是前一秒的。

  无需畏惧BAT,去解决真实的需求

  新京报:如何在BAT以外找到切入点?

  周源:你也可以分析BAT这些,但首先要打动你自己。一定是当前所有产品没有解决好的,非常不方便,所以非常渴望改变。当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答案一定不是在现有产品那里。

  有没有大公司参与是第二位的问题,比着腾讯全业务线看哪个环节弱,去直接竞争很难。创业者还是回到解决真实需求去寻找吧,没有必要畏惧大公司。

  像谷歌、Facebook出现的时候,都只是一个小舢板,同一时期都有万吨巨轮。

  新京报:决定创立知乎时,是怎么掂量大公司的?

  周源:想得很少。知乎出来有个大背景,在知乎之前,论坛里灌水文化比较繁荣,倾向于娱乐化。想要认真和人交流、碰撞,却没有一个场所。知乎一直提倡高质量信息交互和分享知识经验见解。

  新京报:今天感觉与BAT会有碰撞吗?

  周源:解决问题不一样,没有什么碰撞。

  新京报:BAT寡头化,创业者往往选择站队。你怎么看?

  周源:互联网变化特别快,他们是非常厉害,资金、团队、市场份额都很强,但互联网本身魅力在于其变化速度,不是谁能够一锤定音决定发展。

  即使是顶级的科技公司、上市公司,危机感都非常强,都会讲距离关门只有几个月,因为科技行业变化太快了,确保安全很难很难。 ——周源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夏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