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年前,著名儿童发展专家、北师大儿童心理学教授、北京金色摇篮潜能教育集团总裁程跃博士在早教领域开创了多个“第一”:中国儿童心理学博士创办婴幼园的“第一人”、第一个突破“因材施教”传统教育观的心理学家。20年后,程跃依旧不忘初心,继续坚持自己在早教领域的研究。
家长集资办起第一所幼儿园
新京报: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进入早教这个行业,初衷是什么?
程跃:我本科是学医的,1977年从农村插队考入了医学院。但我父母都是教师,我一直有一些教育情怀。大三时,我读到了一篇文章——《心理学将是未来重要的学科》,给我很大启发。于是从大三起,我自学了心理学。毕业后当医生期间,我继续自学,报考北师大朱智贤教授的儿童心理学硕士研究生,连考了三年。
在研究生阶段,我一直在研究人的智力差异跟环境变化的关系。传统心理学一般认为,人的差异跟天赋有关系,但我通过大量样本研究发现,实际上孩子的差异形成是环境造成的。比如,孩子如果被狼抚养了,智商就会很低,这个跟基因没有关系。
1993年,北师大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我从国家教委调回北师大从事学术研究。1995年,跟北京市妇联组织开展了“六婴跟踪”活动,引起了当时的婴儿教育热。进行了几次讲座后,有家长提出:“你讲得太好了,能不能办所幼儿园?”。其实我当时是被家长逼着开办了第一所幼儿园。
新京报:还记得办第一所幼儿园时的情况吗?
程跃:我当时就是一个穷教授,根本没钱办幼儿园。家长就集资搞一个“教育基金”。一批家长每人出资3万元作为启动资金,等他们的孩子毕业后,再把这3万本金还给家长。我特别感动,也是想通过实践告诉大家,其实我们对儿童教育有个全新的理解。1996年4月,我正式下海为创办第一所幼儿园做前期准备,当时选址在朝阳区小关北里一所新建但正在闲置的幼儿园。第一批学生我们没有对外招收,招收的是这些集资家长的孩子,有80多人。当时我们的收费比较高,一年学杂费3万3,当时的房价也就一平方米3000多元。
新京报:在那个年代定这么高的收费标准?
程跃:有两个原因促使定价较高。第一是非要来入园的基本都是一岁以内的婴儿,护理成本特别高,教师配比上基本是五六个人带一个班。第二是我们希望开展的课程涉及到各个方面,让孩子全面发展。我的初衷本就想办一所实验园,结果第二年、第三年又连续开了几个分园。第一批入园的孩子面临毕业时,家长又开始逼着我办小学,于是2000年小学部也落成招生了。
我们开园时各类课程都是全新的,光运动课就包括球类、轮滑、跳绳和游泳,孩子们三岁就开始学轮滑,四岁开始学跳绳。我们当时开设的一些课程现在在中小学已经开始普及。
幼儿园时期不主张因材施教
新京报:你的创业还是比较一帆风顺的吧?
程跃:我们一点也不一帆风顺,办了小学后,家长又开始逼我办中学,但中学办得并不顺利,最后还是放弃了。这期间的2000年至2005年,正是北京民办幼儿园大发展时期,原来我们是民办幼儿园发展最大的机构,而后面慢慢被一些机构超过了。
新京报:目前不管是公办校还是培训机构,都在进行素质教育改革,我们如何应对这些竞争?
程跃:无论是十年前还是现在,我们还是很独特。因为,金色摇篮作为第一个从心理学理论到教育学、到课程设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的民办教育机构,有别于其他幼儿园和学校。我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发展完善了一个潜能发展心理学体系,我们是按照这个体系认识婴幼儿和儿童的发展,与一般学校提倡的儿童观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关注差异这个问题上,传统的提法是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但是我们认为,这个观点正是孩子在未来发展中扩大差异化的一个根源。很多孩子最后两极分化,所以我们在幼儿园不主张老师提因材施教。
新京报:你为什么会反对在幼儿园因材施教?
程跃:不是孔子的这个教育观点本身有问题,而是我们的使用者有问题,这是全社会的一个误区。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在于,孔子的弟子是心智成熟的成人,教育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后,我们所要面对的是终身的、一体化的教育,涉及了从0岁到99岁的人群,所以,教育当它从成熟期往下走的时候,走到快速成长期的时候,其实,教育原则要跟着发生变化。所以我们提的口号是因教育才、全面发展。
新京报:家长的需求和盲目带来早教市场的繁荣和良莠不齐。对于家长,你有何建议?
程跃:其实早期教育很好判断,首先要看这个幼儿园是不是考虑儿童的基础发展;第二是不是考虑全面发展;最重要的是,家长要研究这些幼儿园出来的孩子在可持续发展上有没有价值。家长应该关注的是不同幼儿园出来的孩子在进入小学后的竞争能力以及情绪、人格、习惯等各个方面。这些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孩子,证明他所在的幼儿园就是一所不错的园所。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杜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