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0:教育行业12年·对话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20:教育行业12年·对话

孙畅 回归教育 不会再轻易离开

2015年11月09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孙畅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新东方在线CEO,主管新东方集团在线教育版块业务。2005年加盟新东方,此前曾任中国网通宽带投资事业部总经理。

  11月4日,又是一个雾霾天气。从新东方南楼18层向外远眺,雾霾笼罩下的城市让人感到有些压抑。不过,对新东方在线CEO孙畅的采访,让记者一扫因天气引发的压抑心情。孙畅非常爽朗、健谈,带着标志性的笑容,将自己上大学以来的经历、感受向记者娓娓道来。从带着教师梦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到2005年加入新东方,孙畅用了近15年的时间才重回教育行业。她说,自己不会再轻易离开。

  从业15年后终回教育行业

  新京报:你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为什么毕业之后没有选择做老师?

  孙畅:我1990年毕业,当时受时代背景的影响,毕业后没法做老师或从事与教育相关的工作。最初我在航天部工作,后来在不同的外企做过人力资源、市场、销售等工作。90年代中期我还应聘过与教育相关的工作,比如幼儿园园长、民办学校的管理者,但都没成功。1997年,我加入微软时已经认识到自己很难再回到基础的教育岗位了。

  新京报:2005年加入新东方是怎样的机缘?

  孙畅:2000年我离开微软去了中国网通宽带投资事业部。当时我们就有业务部门在研究什么行业会最先使用宽带网络,比如游戏、娱乐,还包括教育。我们当时就想跟一些教育公司合作,但那时只有几个公司在做网校,而且当时教育公司非常传统,离信息化好像是最远的。

  2004年中国电信业改革,我思考自己的未来时,最初做教育的想法又出现在脑海里。当时我面临三个机会,一个是做支付的公司,一个是做电商的公司,还有一家就是新东方。

  其实当年我对新东方并没有太特别的感觉,仅仅在那里上过托福课,我甚至分不清俞敏洪和徐小平。直到后来我们去俞敏洪家,他从楼梯下来迎接我们,自我介绍是俞敏洪。我当时非常惊讶,说你长这个样子啊。之后我们聊了一两个小时,俞敏洪说以后教育肯定会跟科技、互联网联系在一起,我很赞同,一拍即合。就这样,我加入了新东方。我兴奋地跟十几年前的同学说,我终于又回到教育这个行当里了。

  在线与传统混合学习方式

  新京报:到新东方这十年,是否还有过让你离开教育行业的机会或诱惑?

  孙畅:确实这些年不时会有猎头给我打电话,我都毫不犹豫回绝说不会离开的,因为我之前做过不少工作,知道不同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最重要的是我特别喜欢现在的行业,好不容易才回来。但坦白讲,我还是会有一点点创业的冲动,不过我这个年龄已经有了一定阅历,不会冲动去做。

  新京报:你刚加入新东方时,对在线教育的理解是怎样的?这些年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孙畅:我的想法最初比较传统。当时设想的理想状态是,房间里学生面对着一块大屏幕,老师通过网络讲课,跟教室上课一样。后来,我发现由于网络条件、技术制约,还有集团的考虑等,根本实现不了。

  2010年移动互联网兴起。这之后,认识到在线学习将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板块,它和传统学习方式既不是替代关系,也不是补充关系,而是和传统学习形成一个混合学习方式。线上学习产品形态、方式会非常大地区别于传统学习的方式,这才是学习方式的未来。也就是在那个时间点,我们开始做低幼项目多纳。

  教育已成跨界人才聚集地

  新京报:你认为当下的环境和新东方在线刚成立时有什么不同?

  孙畅:现在的环境,包括用户量、资本的投入、从业者都与2005年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10年,越来越多人接受在线教育,资本也大量涌入,我觉得一个行业的繁荣,资本的推动是需要的。从业者方面,10年前,在线教育行业还是以从事传统教育的人为主;10年后,有互联网的人,还有很多跨界的人,这里已成为跨界人才的聚集地。

  新京报:新东方在线探索出了不少独特的商业模式。你认为最成功的是哪类?

  孙畅:我想最成功的是我们的考研项目和多纳项目。考研市场其实是传统线下非常强大的市场,考研项目的成功表现在很多学生不去线下学习,他们在线上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学习过程;多纳则是我们做的独立品牌,它是一个低幼项目,这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是不能理解的,因为当时很多人都在担心在线教育并不适合青少年。但我们的产品很受欢迎,下载用户积累了3000万。通过多纳可以学英文、学数学、学唱歌等,线上学习和线下完全不同。

  新京报:去年新东方在线开始布局K12和职业教育领域,今年的进展如何?

  孙畅:K12市场人数是最多的,未来5-10年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时间。我们有云平台项目,和七八个省都在探讨合作,会不会有可能在学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我们能提供一些类别的资源。我们还和腾讯成立了公司,开展自适应学习和轻工具的研发。

  职业教育方面,我们的网站已经上线。职业教育传统做法还是学院派的系统性的讲授,我们觉得最好的老师一定是从业者,互联网平台就为从业者和学生之间建立联系提供了可能。现在都说共享经济,未来在线教育是人人都在学习,人人能否成为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我们的职业教育正在致力于从这个角度去尝试。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孔悦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