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北京999急救中心再启用一架航空医疗救援固定翼飞机,并推出航空医疗保险产品
从初创时的十几辆救护车,到如今遍布全市的130个急救站,50个人道维稳站点,共计180个急救站,319辆各类型急救车,可以走闹市穿胡同的20辆急救摩托车、30辆电动急救自行车和2架联通京津冀“空中生命走廊”的救援直升机,成功搭建首都医疗空地立体医疗救援体系,北京999急救中心,始终坚持“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心系百姓,居安思危”的初心,践行“救护、救助、救灾”的红十字人道主义救援使命。
空地救援系统
2架EC135救援直升机
两架直升机实现双机备勤,可执行夜航转运任务,与地面急救网络和救治医院“无缝对接”。一年来,2架999直升机已执行各类救援任务69次,飞行200余小时,航程40000余公里。
形成空地立体化人道医疗救援体系
北京999急救中心将继续购进搜救型S76D直升机和H145直升机。
中国首架专业航空医疗救援固定翼飞机将于年底前到京使用,与地面急救摩托车、地面救护车和专业医疗救援直升机一起,共同形成覆盖国际国内的立体化人道医疗救援体系。
救护车
截至目前,999拥有各种类型救护车319辆。
急救摩托车、电动自行车
目前拥有急救摩托车20辆,急救自行车30辆。除此之外,还有人道维稳专用救护车、ICU高级生命救护车、负压烈性病原等特殊功能防护救护车、婴幼儿和高危孕产妇救护车、航空医学救援专用车、现场救援多功能移动指挥车、现场救护餐车、救援物资保障车等多种车辆。
【发展历程】
1997年9月
依循国际惯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原国家邮电部电信总局批准中国红十字会系统使用“999”特服号码。
2001年9月9日
为满足北京城市急救服务的需求变化,由市编办批准,市红十字会主管,北京999急救中心成立,正式面向社会启用999专用号码,为首都百姓提供院前急救及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服务。
2008年
遵循国际奥林匹克赛事惯例,北京999急救中心与北京120急救中心联手完成北京奥运会的院前医疗急救保障工作。
2011年7月
在市委、市政府统筹协调下,999指挥调度平台与110、122、119、120等指挥调度平台实现对接,形成首都城市常态院前医疗救援联勤联动合作机制,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2014年10月28日
由北京999急救中心引进的国内首架专业航空医疗救援直升机成功启航,拉开了中国航空医疗救援的序幕。目前,航空医疗救援纳入北京市政府城市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智能指挥平台,调度立体救援网络
2009年起,北京999急救中心致力于搭建院前医疗急救的全智能信息搜集平台和科学决策系统,实现突发事件现场定位、急救车调配、行驶路线及路况、途中伤(病)情分类、医疗救援措施等信息的实时在线报送和指令发送功能。
为此,在位于清河八达岭高速辅路的北京999急救中心总部,建立起设有103个座席,2000条专用报警线路,国内首个获得微软公司全球认证的“全智能数字指挥调度平台”。
北京999急救中心副院长田振彪介绍,目前,调度平台可垂直管理、实时调度999急救网络中的180个站点,319辆各类急救车,并自动为调派车辆选择通向救援现场的最便捷路线。为应对北京的交通拥堵,根据市政府要求,北京999急救中心还配备齐20辆急救摩托车,30辆电动急救自行车与救护车协同、接力服务可能分布在城市任何角落,大街小巷间的急救需求。
十五年来,北京999急救中心共受理急救、咨询和救助等各类电话1330余万次,出车300余万次,救治病人300多万人,参加各类医疗保障数万次。参与各类重大突发事件救援上万次,参与国内外大型灾害救援4次,形成了具有首都红十字特色的人道救援网络新格局。
专业急救直升机,拉开中国航空医疗救援序幕
2014年10月起,北京999急救中心的2架EC135机型救援直升机配备了中国首支专业航空医疗救援飞行队。
在999智能指挥平台的调度下,两架直升机实现双机备勤,可执行夜航转运任务,与地面急救网络和救治医院“无缝对接”,先后完成了APEC会议、第十五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的巡航医疗保障,京冀两地备战冬奥会的雪地联合救援演练;山东德州、河北隆化、内蒙古赤峰等地至北京的医疗转运等任务。
国内首家空地救援网络初具规模,在城际急救转运、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以及国内外要事赛事活动保障、人道救援等方面逐步发挥作用。
目前,首都红十字空地救援网络,已与首都各大医院、山东齐鲁医院、河北邯郸第一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建立全天候生命通道。田振彪介绍,下一步999将发挥空地立体救援优势,致力于开通京津冀地区绿色生命走廊。
还将推出面向国际国内航空医疗保险服务产品,让普通群众分享医疗改革和人道惠民成果。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