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7:旅游行业12年·盘点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7:旅游行业12年·盘点

城市周边主题公园生命力弱难盈利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在建中的上海迪士尼乐园。短期内,这些主题乐园的盈利应该没有问题,但是要保持长期的吸引力、长久的生命力,则任重道远。图/CFP

  中国如今已经成为全世界主题公园的热土。有资料显示,中国规划了730个主题公园,其中占地超过1000亩的有60多个,超过1万亩的有10个。在中国,面对城市居民旺盛的休闲旅游需求,城市周边开始逐渐建立起了许多大型游乐设施、主题公园以及娱乐休闲综合体项目。很多投资较大的主题乐园锁定的目标客源市场是全国15亿人口的大市场。

  对于大型娱乐设施、主题公园如火如荼上马的现象,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教授魏翔博士则对其长远的盈利并不是十分看好,他认为短期内,这些主题乐园的盈利应该没有问题,但是要保持长期的吸引力、长久的生命力,则任重道远。本土化的主题乐园保持内核的精神和理念很重要,但在每个阶段上,都需要适合中国人的购买力,而舶来品则要做好“本土更新”的文章。

  国际主题公园消费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有落差

  上海迪士尼和北京环球影城,就像是快餐行业里的麦当劳、肯德基,两者将一南一北打对手戏,它们的目标客源市场都是全国,而不仅仅是上海、北京周边。目前来看,持悲观论调者多一些,很多人担心这两个主题公园能不能长期盈利。

  一些经济领域的研究指出,中国的发展阶段要看“时间”和“收入”谁更重要。当“时间”更重要的时候,只要我们的节假日一放开,就能支撑住人们对于环球影城的购买力。而中国现在的状况是,“收入”比“时间”更重要。那么,像长隆欢乐世界这样的主题乐园之所以成功,就是它适应了当下中国社会的收入和消费水平。

  在经济低迷状况下,对于北京环球影城、上海迪士尼,一些经济主流学者对之保持观望,主要还是因为它们与现在的宏观形势形成落差。一些专家表示,对这两大主题乐园未来的形势确实很难判断。

  专家指出,国家的一般思路是,在经济下滑的时候,希望放更多的假,或者给老百姓灵活的假期来刺激消费,把时间的约束尽可能放宽。这就像降低利率,希望放出更多的钱,给市场放更多的水一样,但是这个有时候一定要是“组合拳”,才能有效果。比如,提高百分之一的收入,放百分之二的假才行。

  本土“乐园”和“舶来品”谁更适合中国人?

  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主题乐园娱乐综合体方面,我们本土的企业最终会战胜“舶来品”,但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本土的企业要很快吸收外国产品的技术,比如国外的游乐设施设计理念等;另一个就是,目前长隆旅游度假区、华侨城欢乐谷等这类模式,要确保自己的内核精神和理念很重要,同时也要在发展的每个阶段上,适合中国人的购买力。专家将之叫做“拾阶而上”,并且谁能把“中国的购买力”和“国外的技术”结合好,谁就会赢得市场。

  有经济学家指出,鉴于我们的购买力水平,我们出让一片园子,让老外来做一个迪士尼或者环球影城,在现在的购买力范围下,但绝对是个冒险之举。因为评判这个“购买力”并不是以单个的城市为指向的,短期内环球影城、迪士尼经营的问题不大,因为周边北京、上海的客源收入水平高、购买力强。但是面向整个中国市场,形势就变得难以判断。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这些舶来品主题乐园的中期运营,也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

  主题乐园再创新过程,一定是本土化过程

  业内人士指出,即使舶来品的主题乐园在中国并没有水土不服,但是在“可持续性”方面也存在问题,目前迪士尼在日本、中国香港、法国也碰上了这样的困难。主题公园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有生命周期的产品,如果没有创新,大家可能就不再感兴趣了。

  魏翔认为,主题乐园再创新的过程,一定是本土化的一个过程。如果永远只是美国人的那一套,在中国市场是没有持久生命力的。

  但是这种本土化的创造力和创新,都需要本土的人才、本土的技术跟上来,而这是有一定困难的。在本土更新方面,一些主题乐园确实是很匮乏的,如果当五年以后大家对环球影城、迪士尼习以为常,而我们又没有本土化的创新出来,这样的主题乐园对大家还有什么吸引力呢?

  如今在大型主题乐园周边都在建相应的酒店住宿等配套设施,比如在上海迪士尼附近开发“民宿”,在环球影城附近建设高星级酒店等。确实主题乐园娱乐设施对于城市周边的经济拉动力很大,能够做出的衍生品很多。但专家指出,如果主题乐园与现在中国的购买力不相适应,而在开园五年以后,又连核心的创新产品都没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拉动起来的也会衰落下去。

  “在经济低迷状况下,对于北京环球影城、上海迪士尼,一些经济主流学者对之保持观望,主要还是因为它们与现在的宏观形势形成落差。”

  ■ 大事件

  华侨城“欢乐谷”

  华侨城旅游旗下的大型现代主题乐园,也是中国首个自主创新的主题乐园连锁品牌。

  第一家欢乐谷于1998年在深圳开园。2006年至2013年,北京、成都、上海欢乐谷、武汉欢乐谷相继开业,欢乐谷连锁品牌形成“东西南北中”的格局。2013年,天津欢乐谷开业。

  方特

  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梦幻王国和方特东方神画号称是中国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高科技第四代主题公园,这个项目最早在2005年获得批准。目前已在沈阳、青岛等多个二、三线城市开放经营。

  长隆旅游度假区

  长隆旅游度假区,坐落于广州,旗下拥有长隆欢乐世界等9家子公司。长隆欢乐世界是长隆集团耗资逾10亿打造的新一代顶级游乐园,是目前国内设备最先进、科技含量最高、游乐设备最多的超级游乐园之一,日接待游客能力达5万人。

  2012年,国旅总社就将长隆旅游度假区作为一条旅游线路推向了北京市场,但是长隆旅游度假区真正在全国市场范围大热起来,是在2013年底拍完《爸爸去哪儿》电影以后。

  上海迪士尼乐园

  上海迪士尼乐园作为中国大陆首座迪士尼主题乐园,将于2016年春正式开业。业内人士认为,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后,会直接拉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游客到访,对香港迪士尼、各地欢乐谷甚至新加坡的环球影城都会带来一定压力,有人预测,因为上海迪士尼的建成,未来亚洲主题乐园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北京通州环球影城

  2015年,北京环球主题公园项目敲定,在北京市郊通州将兴建一座环球主题公园,投资达200亿。通州梨园镇和张家湾镇交会处,一块占地400公顷的土地刚刚结束拆迁,长满了荒草。住在附近的村民,只隐约知道这里要做一个国际旅游度假区,并不知晓这里即将成为中国影迷的梦幻之城。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