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不忘初心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64:不忘初心

高晓松:诗和远方一直在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高晓松 音乐制作人,2015年7月加盟阿里音乐集团出任董事长。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高晓松 (音乐制作人)

  音乐生生不息,需要多一些创新

  21年前,24岁的高晓松因为《同桌的你》和《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一举成名,这个清华电子工程系的辍学生,变成了当年最知名的音乐人。

  20年中,高晓松做过很多事,导演电影,写书,主持综艺节目,做脱口秀,不过始终坚持的仍然是创作音乐。

  高晓松说,尽管有人在说音乐没落,他却觉得音乐一直生生不息,只是需要多一些创新。

  “初心”在高晓松看来,是音乐代表着远方对他的召唤,也是成为一名知识分子的责任感。

  音乐

  抚慰更多人的心灵

  做电影、脱口秀、出书,不过,在内心深处,高晓松始终觉得自己是个“音乐人”。

  当年,老搭档宋柯转行开烤鸭店,高晓松曾经调侃:“开烤鸭店是因为他生了女儿,得先弄点奶粉钱,他还会回来的。音乐还是有春天的,总会比烤鸭值钱。”

  对高晓松来说,2012年,是他音乐上的又一个春天。

  那一年,高晓松举办第二轮个人作品演唱会。

  1996年,26岁的高晓松曾经在南京开过演唱会,盛况空前。那英说,这是多少艺术家都没能实现的梦想。

  但高晓松不觉得。一直以来,他更想成为音乐人,而非歌手。

  狂傲的性格,让他难以接受做歌手在台上喊“后面的观众你们好吗”,相比之下,做幕后能成艺术家,至少是叫文艺工作者。

  如今,回想起演唱会,他说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体育馆停电了,老狼打亮一只打火机,唱《同桌的你》,第一排的人听得见,后面听不见的就开始跟着唱,一排一排,全场都把打火机点着,整个体育馆里“星光点点”,大合唱。

  高晓松站在旁边泪雨滂沱。“那时候就觉得人生是多么的有意义,曾经抚慰过这么多人的心灵。”

  《同桌的你》

  音乐是召唤

  2014年4月,电影《同桌的你》上映,席卷票房4.7亿。

  不久之后,高晓松另一首作品《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也将被拍成电影。

  高晓松有时候在想,自己当年是怎么写出来的这些歌?写《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大概用了半个小时,创作灵感来源于他上铺的室友。室友来自湖南一个小城市,非常刻苦,不许高晓松在宿舍弹琴唱歌,在寝室讲话只能讲英文,因为可以锻炼口语。

  大学毕业后的一天,高晓松和老狼在公寓里,酒足饭饱,拍着肚子,打发时间,室友恰巧在这时打来一通电话,便有了这首歌。

  对于高晓松,音乐就是这样,是召唤,自然而然地发生,伴随着自己。“对我来说,音乐是酒,不是饭。”

  脱口秀

  “入世”知识分子应该做

  除了音乐人,高晓松还是知识分子。

  做脱口秀,一是因为感兴趣,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觉得作为“入世”的知识分子应该做。

  高晓松曾经被崔健指责,崔健认为他的音乐总是风花雪月,与人民与社会无关。高晓松对崔健说,自己没有他那样的才华,做不到一首歌里承载社会责任,更无法像罗大佑一样,一张专辑把台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写了,“所以我只能用书、脱口秀等更多的载体去呈现。”

  2012年7月,高晓松第一档脱口秀节目《晓说》上线,上线24小时,播放量就突破了100万。

  在《晓说》的庆功会上,高晓松以一贯的黑色外套亮相。那天他显得很开心,迎来了事业上一片新天地,而且瘦身成功,“我最近瘦了很多。一米七八高,78公斤,身材非常标准,不准再用‘矮大紧’骂我了。”

  随着《晓说》的走红,高晓松的脱口秀才能一发不可收拾。很多00后的年轻人可能不会唱《白衣飘飘的年代》,但都看过《奇葩说》。

  甚至高晓松去了阿里之后,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提问环节有人问,“为什么你从综艺节目又跑回音乐了?”

  高晓松觉得很委屈,他说自己一直没有离开音乐。

  杂书馆

  诗和远方一直在

  学生时代,高晓松曾在天桥下弹琴,一天下来就要到了5毛钱,然后花4毛7买了盒烟,一口饭没吃。当时1毛5可以买一袋方便面,但是高晓松说,他需要烟。

  21岁生日那天,他一个人在清华宿舍摆了三张馅饼,他想要是有人来宿舍看他,就一起分享这些馅饼。可是,直到熄灯,都没有一个人来。他独自吃光了全部的冷馅饼,钻进冰冷的被窝。不过,他说自己一点儿都没有难过,因为他拥有诗和远方。

  这句话,妈妈从小就反复告诉他,所以他从不为眼前的一切悲伤,反而经常被记忆中的昨天和遥远的未来所打动。

  今年10月18日,高晓松在微博上宣布自己荣升“馆长”,其担任馆长的图书馆名为“雜(杂的繁体字)书馆”,因馆内收藏最多的是民间宝卷、鼓书、杂字、民国教材等杂书、杂志,故取此名。

  在杂书馆,看书,喝茶都不收费。这对高晓松是个特别大的安慰。他想着,有这么一个杂书馆,未来弄成一个小书院,能够教教徒弟,大家吟诗作画,讨论文史,做知识分子该做的事情,这就是“诗和远方”。

  同题问答

  1 新京报:你的理想是什么?目前实现得怎么样了?

  高晓松:我的理想是做一个较好的知识分子,目前勉强算做到了。

  2 新京报:在你生命里有哪些东西是你一直坚持的?

  高晓松:我一直坚持的事其实就一件,就是忠于我自己,隐隐在心里还是有标准的,坚持去做。其实每个人可能都想忠于自己,但是缴械的时候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可能比较幸运,没有那些压力,比较容易地就坚持了这些。

  3 新京报: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现在的心境吗?

  高晓松:踏实,除了偶尔念及理想,各方面都已很踏实,可能四十不惑就是这个意思吧,不懂的事也不想去弄明白,我就踏实了,以前会想我怎么有这么多不懂的事,我为什么看不懂这个世界,惶恐纠结。现在不懂就不懂呗,你就靠懂的那点东西生活,你会看见有很多懂的比你还少的人活得也很坦然,也很踏实。

  新京报记者 刘玮 实习生 吴奇函 北京报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