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书评周刊·文化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书评周刊·文化
上一篇

一堂民国语文课

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西南联大国文课》

作者:大一国文编撰委员会 编

版本:译林出版社 2015年10月

  我念大学的时候,数学和英语是必修课,甚至还连上了两个学期的文科计算机,学习如何用记事本编程而不是写文章。即使是爱好文学,我最终上过的也是小说创作和传记文学选读这一类课程。看见选修课表上的“大学语文”,只犹豫了半秒就划掉了——语文,是随着高三结束就应该立马被抛弃的课程吧。

  回看民国时代,“语文”还被称为“国文”——如果学科也有政治属性,“国文”听上去自然级别更高一些。在西南联大,全校一年级学生无论专业必修国文。这本《西南联大国文课》,正是这门必修课的教材,更具体地说,应该是三次修订中的第二次修订版本——四年中修订三次,可见教材亦随动乱年代频变。

  作为一所“传说”中的大学,西南联大的一切仿佛都是好的。从师资看,大师云集:杨振声,朱自清,闻一多……从学生看,人才辈出:杨振宁、黄昆、邓稼先……从氛围看,教授治校,堪称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而更因其短暂(存在时间不足九年),以及条件艰苦,更显难能可贵,犹如绝版。

  这本教材可视为西南联大的一种“精神遗产”。汪曾祺曾撰文回忆:联大的大一国文课有一些和别的大学不同的特点。一是课文的选择……《论语》选“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不仅是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这种重个性,轻利禄,潇洒自如的人生态度,对于联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这段文章的影响是很深远的。联大学生为人处世不俗,夸大一点说,是因为读了这样的文章。这是真正的教育作用,也是选文的教授的用心所在。

  循着这样的逻辑,大概能了解书中古文的选择。但是白话文的篇章,有些却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叶圣陶曾解释,“有爱国思想的,反对封建迷信的,抱着正义感,反抗强权的,主张为群众服务的……那篇东西在那个时代那个环境那些条件之下是有进步性的,我们才选它。”如果从这个维度出发,这些文章的选择或许历史价值大于文学价值。让读者得以窥探在抗日战争和文学革命的双重语义下,国文教育所肩负的特殊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除了还原70余年前西南联大国文课的教材,还收录了朱自清、沈从文等人谈论文学的篇章,算是给读者不能聆听大师授课的一点补偿。同时清华大学刘东教授长达39页的导言,也让人再次思索何为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

  □书评人 阿布(新京报书评周刊,微信号ibookreview)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