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2015年度好书·生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2:2015年度好书·生活

2015年度好书·生活

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一生里的某一刻》

  作者:张春

  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年1月

  《各种普通的食物最好吃的时刻》这篇刷遍“朋友圈”的文章,就出自张春之手。她的文字细腻、幽默、真实,颇具自省气质,好读、耐读。读这本书是一种什么感觉?或许如她写自己的朋友,“并不是自己发光,却能反射别人的光,同时使自己也美美的”,这不是喝高浓“鸡汤”的后续反应,而是最终会获得某种“关于爱与生命”的柔软和勇气。

  《幽僻处可有人行?》

  作者:张志扬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年1月

  张志扬曾用几句话来参照人生,其中一句是“你是世界的光,我却在黑暗里走”,还有一句是“点苍苔白露冷冷,幽僻处可有人行?”这两句可以说是理解张氏哲学的钥匙。这套书,则像哲学家把自己打开,从生活、阅读、电影等层面呈示了个人的经验与思考。面对人生苦厄,他挺身而为一个自由人,思想与经历共同雕琢,最终形成了他的独特表达。挑起时代重负,踮起脚去“够”那更高的精神图景,在张志扬这里,证实了这一种可能。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作者:(美)欧文·亚隆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5年5月

  欧文·亚隆,是国际公认的心理治疗大师,团体心理治疗权威,与维克多·弗兰克和罗洛·梅并称存在主义心理学三大代表人物。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出版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定义了生活的4个终极问题:死亡、孤独、自由和无意义,并认为生活中所有的痛苦基本源自这4个方面的困扰。当时,年轻的亚隆带领晚期癌症患者和丧亲者团体,在与死亡离得最近的人群中,确认了这些主题。他的直面死亡,为我们理解死亡与生命提供了方向和空间。

  《最好的告别》

  作者:(美)阿图·葛文德

  版本: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年7月

  与《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一样,这本书探讨的是生存与死亡。医生作家阿图·葛文德通过对优秀疗养院的探访,用一个个故事来引导人们思考生命最后岁月的意义,重新获得尊严和价值感。书里最感人的是葛文德父亲的死亡,父亲在临终时要求安慰治疗,不希望忍受痛苦,当被问到“和家人在一起感觉也不好吗?”,沉默了好久回答说“并不好”。如何为走向死亡“摆渡”,这是人道难题,也是人性难题。

  《自然法则》

  作者:(美)理查德·洛夫

  版本:新世界出版社 2015年6月

  理查德·洛夫发明了“自然缺失症”这个词语。我们,包括孩子和成年人,需要花大量时间在野外和户外——尤其是在虚拟时代,如果做不到的话,我们会遭受损害,而理查德通过理论研究,论证了大自然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包括如何让人思维敏捷、富有创造力,如何改善身心健康,如何帮助我们创建更加智能、更加可持续性的企业、社区和经济体,如何加深人类的纽带关系等。

  《单身社会》

  作者:(美)克里南伯格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年2月

  这本书的腰封上写着“从个人主义走向单身社会,我们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在“剩男剩女”、“光棍危机”等话题持续“发酵”的中国,与其强调“做准备”,不如反过来,探讨单身社会的真实生态及其意义。事实上,独居人数在欧美逐年增加,在中国也越来越多,而独自生活既可能较大发挥个人的才能、个性,过自己希望过的生活,虽然也会产生相应的痛苦或者说代价,但在作者看来,单身社会正成为一次空前强大、无可避免的社会变革。

  《何为良好生活》

  作者:陈嘉映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年5月

  “我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与时代、社会、个体都密切相关。哲学家陈嘉映写作《何为良好生活》一书,站在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哲人的立场上,从伦理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探究。所谓良好生活,不只是有所作为,还与德性、识见等编织在一起。其中,德性也需要不断学习,以求自我与有德融合,最终实现自身。陈嘉映对“伦理”与“道德”等词语展开辨析,在论述过程中,则用挖沟、糊火柴盒、下围棋、买彩票、抽烟等日常生活的细节来说理,引人入胜。

  《情绪急救》

  作者:(美)盖伊·温奇

  版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5年8月

  美国《图书馆杂志》认为,“对所有挣扎中的灵魂来说,这本书精彩之极!”面对情绪创伤,包括失败、内疚、拒绝、丧失、孤独、自卑等,作者盖伊·温奇博士告诉我们应该用一些方法来处理。这些简便的攻略,包括和人聊天舒缓,都是“情绪急救箱”里的一件件“宝贝”,有时尽管看起来十分寻常,但从整体效果来看,却能抚慰我们的情绪,避免进一步的心理伤害。

  《阿兰的战争》(全三册)

  作者:(法)埃曼努埃尔·吉贝尔

  版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年8月

  用水墨漫画来描绘一个普通士兵参加“二战”的经历,很容易就能把读者带入历史现场。阿兰18岁应征入伍,接受军事训练,两年后被派往欧洲战场。战火纷飞之际,他仍然怀有好奇心,带读者见识了有趣的人和事。最后退役,通过与战时友人的重逢,“阿兰对生命、艺术、友谊的思考都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一部内涵丰富、涤荡尘埃的“二战心灵史”。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