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2015年度好书·历史传记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2015年度好书·历史传记

2015年度好书·历史传记

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零年:1945》

  作者:(荷)伊恩·布鲁玛/倪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1/68元

  这是终点,亦是开始,那个被血与火所充满的世界已经死亡,一个焕然一新却前途未卜的世界正在展开,这就是1945年,现代世界的“新元零年”。从欧洲到亚洲,变革之风正取代炮火硝烟,重新塑造着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它带来的既有狂欢与希望,也带来哀恸与死亡。纵情欢乐的阳光下是被迫遣返的战俘的阴影;大国的握手言欢后是小人物为食物和生计而扭打厮杀。但令人忧虑的是,解除了共同的大敌,兄弟之间的阋墙之斗重新开始,战前殖民地的遗产和新兴民族独立运动的龃龉,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对峙,是否会点燃新一轮世界大战的烈焰?对生活在1945年的人来说,一切归零,一切从零开始。

  《毛泽东传》

  作者:(俄)亚历山大·潘佐夫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9-1/139元

  潘佐夫的《毛泽东传》与以往的毛泽东传记不同,其最大特色是大量引用前苏联和俄罗斯解密档案,对毛泽东与共产国际、与苏共以及和斯大林即苏共领导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严密的梳理,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毛泽东的生平和成为最高领导人的崛起过程。

  在中国现代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比毛泽东对一般大众更具有诱惑力,人们对他从农民之子一跃而为最高领袖的传奇经历好奇不已,对他不容置疑的绝对权力顶礼膜拜,他既是二十世纪最具大权的领导人,同时也是成功励志学的楷模标杆。但潘佐夫这部著作却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了这个神话。作者通过大量的前苏联和俄国档案证实,斯大林在中共成长壮大和毛泽东的崛起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斯大林控制下的共产国际的力量推动是中共从后台走上前台,最终支配整个中国的重要力量,毛泽东和中共的发展历史理应纳入到整个共产主义在全球范围扩张的视角下加以理解和认识。尽管作者对一些史料的解读和把握仍然值得商榷,但作为一本独一无二借助于俄国解密档案基础上写成的毛泽东传记,其凿空开拓之功,仍然令人敬佩。

  《逝年如水》

  作者:周有光 口述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2/88元

  本书是百岁文坛耆宿周有光最完全最详尽的口述回忆,从家庭身世到晚年感悟,百年来的家国变故,人事沧桑都被融入其中,个人的命运与百年历史紧密相扣,呈现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私人记忆中的百年中国历程。

  如果一个人经历了整个20世纪活到现在,他一定有很多故事可讲。清社既屋,军阀混战、中日战争,国共内战,中共建政乃至之后历次的政治运动,即使是一声感慨,也值得反复品味。一如书名“逝年如水”,这本回忆录也如同杯水一般,只有读过的人才知道甘苦。

  《秋风宝剑孤臣泪》

  作者:姜鸣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8/54元

  本书利用了尽可能多的档案、日记、书信、诗歌以及影像,从历史的隐微之处入手,展现了晚清中国的官员文士面对中西文化冲突和政治变迁时的心态和行为,从一种新的角度重新认识了晚清纷繁的政局和复杂的人物。

  字里行间往往隐藏着玄机,有时是无意为之,有时是有意于此,姜鸣显然谙熟晚清时人的这些小伎俩,使他在浩如烟海的档案文献之中游刃有余。随手抽出一段皆可为文章,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新考据”的手法比本书饶富趣味的内容更加值得学习。

  《档案:一部个人史》

  作者:(加)蒂莫西·加顿艾什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9/58元

  这是一本背叛之书,作者以自己在民主德国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奥威尔式的《1984》如何通过民主德国的监视机构“史塔西”之手,在日常生活中化为现实的故事。这本书最令人毛骨悚然之处在于,它所讲述的所有内容都是真实的,再没有哪个国家的人类受到如此严密的监控,而其中所反映出的那种冷漠和妥协,更是让人产生一种真正的绝望。

  “老大哥在看着你”,这句《1984》中的名言很多时候被当成小说家语,但对作者加顿艾什来说,这是他在民主德国所遭遇的现实,无孔不入的审查,亲朋好友背叛,缺乏信任感和私人空间的社会。加顿艾什这本书以亲身经历还原了一个完美的极权乌托邦近乎纯净的恐怖,这不仅仅是所谓的“平庸之恶”,而是活生生的被扭曲的人性和道德。

  《权力的毛细管作用》

  作者:王汎森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9/95元

  王汎森的这本新著通过梳理清代思想和学术史的脉络,截取了诸如会社、文字狱、禁书等几个点,来展现权力是如何通过毛细管作用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之中的。

  王汎森所描述的“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既可以视为一种权力从上至下的渗透,也可以看做一种思想和心态的自我压抑。有清一代乃系传统中国对思想控制最为严苛的时代,文字狱、禁书、对讲学会社的控制,都是权力自上而下进行的渗透的压制,面对不断挤压的思想空间,如何因应便成为一个必要亟须,不仅仅是戴着镣铐起舞,而是如何让镣铐随着舞步合拍依辙。这是一种在强大的权力压制下所出现的消极的创造力,而时间的软化力量,则使这种压制下的消极创造力成为了一种习以为常的“日常”。而理解这种看似“病态”的“日常”,以及创造它的那种权力的毛细管作用,对今天而言,仍具有不言自明的意义。

  《我所缄默的事》

  作者:(美)阿扎尔·纳菲西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8/45元

  女作家阿扎尔·纳菲西曾经和七个“勇敢与脆弱并存”的穆斯林年轻女性一道“《在德黑兰读<洛丽塔>》”,文学阅读成为她在那段岁月里抵抗记忆消失的武器。如今她飘零美国,父母的离世和逐渐失联的亲朋好友带来的无力感夹杂着周遭人对伊朗不断的误读,让纳菲西深觉自己需要重新确认和故土伊朗的联系纽带。她不再沉默,坦白《我所缄默的事》,荣耀与隐痛交织的家族历史折射出一部伊朗百年动荡史。纳菲西重新讲述父母的故事,还原伊朗的记忆,关于谎言与爱,政治与文学,反抗与革命。那些故事里,隐藏着个人的选择,折射出历史的选择。借着这种回忆方式,她把伊朗带回记忆里,并重新出发。

  《晚明大变局》

  作者:樊树志

  中华书局 2015-8-3/58元

  作为一本经过再三修订过的政治史著作,樊树志的《晚明史》俨然成为研究这一领域的经典教材。本书提供了一个与旧式研究只把目光聚焦在内地的完全不同的开放视角,把视野扩大到晚明与周边世界之间的关系。

  就像本书的导论《“全球化”视野下的晚明》所揭示的那样,晚明政治、社会、经济以及知识界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并不仅仅是内部孤立的变化,而是全球化浪潮下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样,衰落也并不仅仅是这个时代唯一的基调,变化以及对变化的抵制才是永恒的主题。

  《阎明复回忆录》

  作者:阎明复

  人民出版社/2015-6/138元

  这部长达一千多页的回忆录,讲述了阎明复少年时代、大学岁月、翻译生涯、文革遭遇以及恢复工作后的许多往事。全书跨越的时间超过半个世纪,从九一八事变到新中国改革开放,涉及众多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

  作为中共谍报英雄阎宝航之子,阎明复的这本回忆录由于披露了大量细节而颇具史料价值,最具价值的部分可能是下卷涉及中苏关系和文革时代遭际的部分,对于研究现代中国史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罗素传》

  作者:(英)瑞·蒙克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8/118元

  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罗素对哲学和公共领域的贡献有目共睹,也可以说是毁誉参半。该书不仅描述了思想家罗素的个人生活和内心世界,还交织叙述了罗素的哲学著作、政治担当和错综复杂的感情生活。

  如何为一位大师,特别是一位横跨了三个时代的哲学大师写传记,永远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因为不仅要考察他们的生平,更要理解他们的思想。蒙克这本《罗素传》提供了一个相当好的样本。这本关于20世纪最重要的公共知识分子的传记也多少提示了我们一点:思想其实永远无法逃脱生活的牢笼。

  《丁玲传》

  作者:李向东、王增如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5-5/128元

  作为迄今为止字数最多的丁玲传记,作者以详实的文献、档案、回忆录以及不乏情怀的想象,描述了丁玲大起大落的一生。同时也通过丁玲的曲折经历,展现了几十年来文艺政策的演变和知识分子在政治风浪中的浮沉。

  昔日备受赞誉党内的宠儿,后来千夫所指的批判对象,丁玲作为毛泽东身边的红人,那个时代中国最红的女作家,其一生荣辱相伴、大起大落的曲折经历,使这位萧军口中“代表这个世纪的女人上十字架受难的人”的传记成为了一部独特的现代中国文学史。

  《湖南人与现代中国》

  作者:(美)裴士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11/52元

  “若要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非常奇特,中国近代史上,反清领袖中有一半是湖南人,中共第一届政治局中则有四分之一是湖南人,湖南所产生的改革家、革命者居中国诸省之冠,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省份成为现代中国变革的人才工厂,从而牵动了现代中国的历史走向?

  裴士锋的这部新作是一本阅读起来相当轻松,思考起来却相当困难的著作。湖南似乎成为了一个典型的个例,类似于启蒙时代的苏格兰,不断制造出令人震骇的人物和响彻全国的思想,而且它所提到的湖南人的省内认同,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冲击了我们惯常理解的先有民族国家再有现代国家的经典进化论。尽管一些评论者认为作者的立论“太过激进”且有“史从论出”刻意做作之嫌,但作为一本突破传统窠臼的现代中国研究著作,其先声意义不可小觑。

  《走出帝制》

  作者:秦晖

  群言出版社 2015-10-1/58元

  本书是秦晖自2011年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开始所写的一系列专题文章的合集。在书里,秦晖思考了究竟如何走出帝制、走向共和以及如何理解“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近代史关键问题,在纷繁复杂的解释头绪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作为又一本讲述从帝制到共和转型的书籍,如何做到独出心裁,是一件难事。对已经发生的历史进行合理化的解释,毫无疑问是最简单的事情,但历史走到今天,要求的不仅仅是一个理由,而是更深层次的原因。秦晖对“新”和“启蒙”的重新阐释是这本书最值得关注的部分,至于“民心所向”这个传统的政权合法性来源的解释,也受到了更多必要的挑战。

  《鸦片战争》

  作者:蓝诗玲

  新星出版社 2015-7-1/78元

  鸦片战争不仅仅是一场中英之间的军事之战,更是一场政治之战,一场文化之战和一场意识之战。作者蓝诗玲站在全球史的角度,以中英双方的档案和研究著作为基础,以小说家和史学家的双重身份,重新审视这场对中国人很熟悉而对英国人很陌生的战争,通过分析展现出这场战争内部的矛盾和复杂性。更在本书后半部分展示了战争结束的一个半世纪中,人们是如何讲述、书写、记忆和定义这场战争的。

  这是一本关于鸦片战争的著作,但又不完全是,比起战争本身,蓝诗玲更加关心的是鸦片在中国以及大步迈向以西方为主导的全球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这场因鸦片而起的战争是如何塑造了中国对西方既羡且恨,既抗拒又拥抱的矛盾心态,而这种心态是如此创造出近代中国的历史记忆和政治神话的。尽管作者试图用双方之间的误解和狭隘的偏见来进行解释,但对一个善于从历史和记忆中寻求经验并转化为对未来指导的民族而言,鸦片战争的结束时间不是1842年,更不是1861年,直到今天,它仍然没有结束。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