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7:文娱新闻·现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7:文娱新闻·现场

导演“不务正业”玩起当代艺术,个展亮相中国美术馆,展出60余件摄影、视频、装置等作品

顾长卫 让你从容看到百元大钞的美

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虽然分成三个展厅,不过顾长卫聚焦的主题只有一个,全来自百元纸币中的形象、符号、信息。图为2015年艺术微喷作品《Z169》。
顾长卫2015年黑白有声多屏视频作品《N39°54'12.56'' E116°23'14.20''》。
《F-X045YO13》,艺术微喷,2014年。

  近两年导演顾长卫已经“不务正业”地玩起了当代艺术,这一玩就玩到了中国美术馆。前晚,“视介——顾长卫当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60余件作品囊括了摄影、视频、装置、雕塑等媒介,呈现了顾长卫“不务正业”的“成果”。尽管对于当代艺术界,顾长卫还是个新人,不过他坦言自己进入中国美术馆展并不心慌,因为摄影、视频等当代艺术的创作也是在“做自己的专长”。当然,当代艺术这事还挺好玩,“可以把不正经的事以一个很有意思、很有趣的方式分享出来。”该展将展至11月29日。

  缘起

  去年一次联展引爆创作欲望

  导演顾长卫的头衔如今又新添“当代艺术家”,他玩摄影、玩视频,当然这些与电影也是“近亲”。不过他还玩起了装置、雕塑,当起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观念艺术家。目前在中国美术馆一楼最好的展厅——圆厅内,当代艺术家顾长卫的作品便陈列其间。虽然分成三个展厅,不过其聚焦的主题只有一个,全来自百元纸币中的形象、符号、信息。

  顾长卫告诉记者,聚焦百元纸币进行当代艺术创作并不是突如其来的灵感,而是在心中酝酿了几十年,“这个想法纠结了很久很久,有几十年。坦率地说,这是一个很难的过程,如同我们中国发展这些年的过程。而我真正开始做是2014年、2015年。”

  事实上,顾长卫刚开始将想法付诸行动创作出当代艺术作品时,便有了参展机会。去年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开展的“三影堂首届实验影像开放展”上,冯梦波、杨福东等30余位艺术家用作品“刷新”了常规的影像表现形式,当时顾长卫也带去了其新作。正是这次展览极大地引爆了他对当代艺术创作的欲望,“我被周围不太正经的朋友拉着、 蛊惑着,去年年初的时候参加了三影堂这个联展。当时是被骗去了,后来发现还挺好玩儿的。可以把不正经的事以一个很有意思、很有趣的方式分享出来。”

  创作

  微距镜头放大百元纸币局部

  顾长卫称他的创作之所以聚焦于百元纸币这个主题是因为所有的爱恨情仇都蕴含在其间,“纸币很接地气。我们对上面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内容都知道。但有时又未必那么熟悉它。每张钞票都有一个编号,就像每个人都有一个身份证号码。而纸币来到这个社会,也有点像计划生育,印多少不能瞎印。每张都有不同的去路,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些纸币其实立体地构成了我们自己生存的环境。”

  在具体的创作中,顾长卫用微距镜头呈现了百元纸币中的局部和细节,将它们放大成平面摄影、装置、影像,纸质存在内部的卷曲盘绕的线条、数字、水印、人物形象,甚至油墨本身,以及人在纸币流通中留存的痕迹都是顾长卫聚焦放大的对象。通过微距镜头,百元纸币上的局部有规律呈现的同时,竟也呈现了那种如同绘画的肌理,以及浮雕效果。而每幅作品也并非是随意堆砌的一组“乱码”。“X”和“Y”代表的是百元纸币上的坐标,“F”表示钱币的正面,“B”表示钱币的背面。

  顾长卫还透露为了让这些作品称得起当之无愧的当代艺术,他在打印时专门挑选了德国收藏级的纸张,无论是颜色的还原、清晰度或者色泽的保留上,都是最高的标准。

  ■ 回应质疑

  不务正业?

  顾长卫说一点都不担心被外界质疑不务正业,“我相信每个人都不务正业。每人都务正业的话,日子就有点呆板了。在今天这个大环境中,不务正业就是正业。比如大家熟悉的电影的方式,现在门槛和技术的标准越来越低和宽阔,所以电影、电视和网络已经不分了。而在当代艺术的领域中,视频、多媒体、综合材质都混合在一起,很难去划分了。也很难划分哪个是正业。你看(冯)小刚都得了金马奖,也是不务正业的事。”

  为何不心慌?

  顾长卫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也不心慌。其原因在于,摄影、视频等当代艺术的创作也是在“做自己的专长,还是挺像拍电影的,所以我觉得这次展览还是有不心慌的一面。”圆厅展示的视频在创作过程中与顾长卫此前拍电影差不多,两者区别在于,“影院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欣赏需求更加剧情化,但美术馆里的视频影像艺术更加阳春白雪一些。”

  还有一个原因也在于他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当代艺术的创作中,不是说需要作品有多么复杂和费工夫,而是需要更多地寻找一些机会、一种角度和一种对话的观点,它更像观念的东西。”

  声 音

  顾长卫是个创意大师,每个细节都很有想法。在创作中,他把平民化的、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百元纸币用微观放大的形式变成艺术。这是很重要的。我觉得它能给人一种启示,在人们日常司空见惯的生活中能够发现美,善于观察就会做出深入人心的作品。当然在欣赏美的同时,顾导的作品又有着对功利色彩、金钱的反讽。

  口述:马书林(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 顾长卫聊当代观念

  将百元纸币上的符号转换成作品

  顾长卫说,他喜欢百元纸币很久了,喜欢摸它的质感。在他的创作中也有聚焦于整捆百元纸币,“捆得踏实,看着踏实,其中的美感也不同,力量重量都会让你觉得安全。”不过尽管喜欢百元纸币,但顾长卫也直言,如果将百元纸币影印了挂在墙上,那是会遭人笑话的。

  不过在当代艺术的观念创作下,顾长卫找到了一个机会从容地将百元纸币上的符号转换成作品,进而从容地让人得以挂在家里的客厅上。类似他将纸币上的色彩通过马赛克拼贴的方式进行创作,进而形成一种色彩秩序,形成了一种美感,“我觉得还是可以找到一个方式,让我们可以从容地看它的美。看它的颜色带给人的情绪,也是一种互动交流吧。”

  将艺术和生活的价值连接在一起

  观众进入顾长卫的展厅现场也要经历影院那种黑屋子的感受。当你走到圆厅正中时,就会欣赏到一组以人民大会堂为背景的影像作品。巨大屏幕拼接的画面让人有如身临其境。

  顾长卫告诉记者,这件作品虽然看着与其他作品形式、内容不同,但依然聚焦于百元纸币。“人民大会堂不仅仅是纸币背后的图案,也在我们生活中。它是立体的,存在于我们中间。我希望将艺术的价值和生活的价值连接在一起。”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