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只有摒弃了“反正我信了”的单向发布方式和官意本位观念,以更充分的信息披露取信于民,才能让人们“永信”。
两则关键词都与“信”有关的新闻,日前备受关注:11月28日,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举报违反戒律问题调查结果首度公布,河南当地组织的调查组称,释永信当年“被迁单”说法不实,也不存在私生女问题;而在25日,处在退休前夕的原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接受新京报专访,于2011年“7·23动车事故”新闻发布会后首次直面媒体,讲述包括“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等在内的发布会前后内情。
两起公共事件于回溯中浮现的新剧情,在同个时间点出现在公众视野,都给人“时过久远”之感:此次释永信事件初步调查结果公布,离事发已有4个月之久;而王勇平回望的那场曾聚讼纷纭的发布会,距今已有4年多。如今二者在舆论聚焦的视线中联袂呈现,难免让公众进行关联解读:虽说事涉不同领域,可二者都将社会思考导向了某个字——“信”。此处的“信”,既是指公共言行的可信度,也指地方、部门的公信力。
就释永信事件而言,调查如何令人“永信”,无疑是影响相关舆情走向的重要因素。自释永信被多人举报起,公众就翘首期待,相关行政主管、司法部门能介入调查。而历经数月调查后,河南有关方面终于给出调查结果,尽管只是初步的,但耗费了126天的冗长调查周期,只澄清了释永信被指涉及的“多宗罪”中的“被迁单”“私生女”两点,至于其他与人私通、双重户籍、账务不透明、将少林寺股份转给情妇等问题,则未提及。只提到对其有利的部分,却对某些不利指控只字不提,这离公众知情诉求仍有差距。接下来,也希望相应行政、司法调查能进一步循序展开,更充分地披露信息。
如果说,释永信事件阐释了官方调查取“信”之道在于真,那王勇平如今对涉事发布会内情的坦白披露,对“我反正信了”等争议性话语的诚恳反思,则间接地诠释了政府立“信”须慎于细节的道理。
4年前,王勇平因动车事故发布会上“我反正信了”等言辞,而被推上风口浪尖。如今看来,这话有其现实语境,它受热议,有被断章取义的成分,王勇平也不应该被脸谱化为某种代言人,他自始至终表现坦诚。但这当时引爆舆论质疑,也不乏启示:突发事件发生后,获得公信力的关键,不在于将处在后方的“发言人”推向进退维谷的表态窘境,而在于以权威充分的信息增量满足公众知情权。
本质上,“反正我信了”引发的舆论反馈,也是以殷鉴在前的形式,给释永信事件调查何以具备公信提供镜鉴:在公众质疑面前,调查结论不能止于“反正我信了”,而应秉持“民众是否信服”的结果导向,不仅要拿出靠谱结论,更要保持谦抑姿态,将调查过程、进度完整充分公开,以打消公众疑窦。
而在重大热点事件频发的当下,让公众走出偏信“黑幕说”“阴谋论”的迷雾,就该将“积极回应民意关切”基因植入充分信息公开中,去赢得其信服和认同。也只有摒弃了“反正我信了”的单向发布方式和官意本位观念,以充分的信息披露取信于民,才能让人们摁下“永信”按钮。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