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二中科丰校区开设“模拟人大”学生社团,培养社会责任感、团队意识等
|
11月3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人大”展示活动在北京十二中科丰校区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晓东表示,在“模拟人大”活动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意识、学术研究精神等得到锻炼和培养,其综合实践的教育价值值得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
学生代表“质询”校领导
当天在展示会上,应模拟人大社团的要求,学校领导首先向学生代表做了年度工作报告,汇报一年来学校开展的工作和未来一年的工作规划。然后开始听取学生代表李沛雨解读列入会议议程的4个议案:《关于抵制网络不文明用语的议案》、《关于管理、治理校园流浪猫狗的议案》、《关于完善学校体育设施的议案》和《关于配置、改善校园安全设施的议案》。
有意思的是,大会还专门设置了“质询环节”,邀请学校的党总支副书记、学生部主任、保卫干部、团委书记上台接受代表质询。针对学生代表们提出的问题,学校领导一一进行了答复和表态。绝大多数建议都得到学校采纳,并提出了整改的具体时间。
开拓学生调研视野和领域
记者了解到,北京十二中科丰校区“模拟人大”社团成立于2013年9月。由“模拟人大”筹委会和学生“模拟人大代表”两部分组成。筹委会成员从3人发展到20人,学生人大代表共计60人左右。2014年7月至今,“模拟人大”已经经历了三轮换届和选举。
据北京十二中科丰校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模拟人大”已从单一的选举人大代表、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发展到组织学生在学校进行学生代表与学生老师“Face To Face”的活动,通过面对面的宣传与交流,使学生和老师了解人民代表的作用和价值。学校还带领学生深入社区和街道,了解和调研不同区域和地方存在的问题,开拓学生调研视野和领域。
北京市基教研中心中学德育课程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王礼新表示,北京十二中以社团活动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以代表大会的形式为学生设定了明确的角色和严谨的活动平台,具有很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声 音
高中课标下一轮的修订有一个很重要的举措,就是必修课有1/3学时要给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北京十二中设立的“模拟人大”是基于学科的社团和德育相结合的活动,这个活动开设的意义在于,探索出了一条培养学生多维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意识、学术研究精神等得到锻炼和培养,其综合实践的教育价值值得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
——李晓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 学生议案
《关于抵制网络不文明用语的议案》
要求学校加大网络文明用语的宣传力度,定期开展“拒绝不文明用语”主题校会,开设“拒绝不文明用语”主题展览等活动。特别建议学校为学生建立文明档案,使用不文明用语则记入不文明档案。
《关于完善学校体育设施的议案》
学生调研发现,学校体育设施现状不理想及存在体育设施不够用的问题,指出学校体育设施的开放性不够。希望学校增加面向社会开放的空间,增加现有的体育设施,增开体育用品商店,派出专人专时检查体育健身设施的使用情况。
《关于配置、改善校园安全设施的议案》
要求学校保证安全设备的质量,定期开展火灾、地震等方面的安全讲座和演练,对于校内安全设施要做定期的养护以及更新。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杜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