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8:家居周刊·红木文化溯源·陈设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8:家居周刊·红木文化溯源·陈设

书房 古代士子的精神家园

古代书房的家具、装饰及陈设方式都表现出文人的审美情趣

2015年12月10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对古代文人来说,书房是修身养性、吟诗读书的地方。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琴桌是典型的书房家具。
书架是书房中必不可少的家具。
月牙桌属于装饰类家具。
文人追求含蓄雅致之美,也塑造了苏作家具用料精细、以线条为装饰的空灵之美。
除书房家具、装饰等,书房还要有供主人小憩和休息的小榻。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对于中国文人而言,书房实现了读书作画、识人见客等功能,也是文人心中的精神象牙塔。古人多“学而优则仕”,在崇尚文人的社会,书房自然也成为主人最为看重的场所。对于书房使用的器具、陈设偏爱,几乎全部由文人墨客的审美决定。对于古代书房陈设的研究,既意在重现古典器具用度,也对当下国人追求风清雅致的生活品质提出启示。

  古代书房进化史

  中国古代向来重视文人学子,在“学而优而仕”的社会氛围中,古代士大夫的日常生活也与笔墨纸砚、琴棋书画无法分割。上至官宦人家、下至普通百姓,家中往往都有专门的书房。从隋唐开始,书房便以草堂、书楼、书斋等各种形式出现,成为文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关于古代书房的进化史,至今可以在文人园林史的著作中寻找到一些痕迹。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暮年因洛阳杨氏旧宅建造宅园,其中便有“书楼”的叙述。中国红木家具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研发所所长高峰认为,隋唐时期,文人热衷于营建居所园林,如王维的“辋川别业”,杜佑的“城郊居”,杜甫的“江外草堂”,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这些所谓的别业、草堂,大都是他们用心营造的居住场所,也是自然环境优美的“习静之所”,即修心养身、吟诗读书的地方。

  其实,这些“草堂”、“书楼”,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独立书房,因为它们还负担其他日常生活的居室功能。高峰认为,明代人文园林出现,明清时期蔚然成风。隐秘疏朗的园林书写出文人的志趣审美,书房也同园林文化一同发展起来,历史典籍中出现了有关书房的更为具体的描写。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对当时文人书房家具和陈设有这样的描写:“书斋中长桌一,古砚一,旧古铜水注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一,湖斗一,水中丞一,铜石镇纸一。左置榻床一,榻下滚脚凳一,床头小几一,上置古铜花尊,或哥窑定瓶一,花时则插花盈瓶,以集香气,闲时置蒲石于上,收朝露以清目。或置鼎炉一,用烧印篆清香。冬置暖砚炉一。壁间挂古琴,中置几一,如吴云林几式最佳。壁间悬挂画一,书室中画惟二品,山水为上,花木次,鸟兽人物不与也……上奉……倭漆龛,或花梨木龛居之。否则用小石盆一……几置炉一,花瓶一,匙著瓶一,香盒一……壁间当可处悬壁瓶,四时插花,坐列吴兴笋凳六,禅椅一,拂尘,搔背,棕帚各一。竹铁如意一。右列书架一,上置周易……备览书,书室中所当置者:画卷……各若干轴,用以充架。斋中永日据席,长夜篝灯,无事扰心。”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书房陈设的家具包括书桌、椅子、床榻、花几、书架、禅椅、凳子等。除此之外,作者还对笔墨纸砚、花瓶、香炉、书画、佛像、香盒、壁瓶、拂尘、灯具等小物的陈设、位置进行细细描述。可以看出当时文人书屋中家具的大概陈设:在书房中间摆放书桌、椅子;侧旁放置床榻、书架,榻前置有脚踏、小几;靠墙壁放置壁桌,另有各式凳子;冬季取暖的几架炉;靠墙放置的高大书橱;供主人小憩和休息的小榻。

  文人志趣下的书房建设

  古代书房的器物陈设,也表现出文人的审美情趣。书房中的家具、小物以及他们的陈设方式,无一不受到文人影响。在此方面,也有多本相关著作。例如文震亨的《长物志》、戈汕的《蝶几图》、高镰的《遵生八笺》、计成的《园冶》、屠隆的《考盘余事》等等。这些著作并未对家具的尺寸、结构进行过多研究,而是从文人风雅的角度去选择、评判家具的好坏,对家具制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总结了自己对书桌几榻等家具的美学观点:“几榻不易多置,但取古制狭边书几一,置于中,上设笔砚、香盒、薰墟之属,俱小而雅。别设石小几一,以置茗欧茶具;小榻一,以供堰卧跌坐。”屠隆在《考盘余事》曾评价湘竹榻:“置于高斋,可作午睡,梦寐中如在潇湘洞庭之野。”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文人书房的家具崇尚自然、尺寸偏小,讲究“精雅”,表现出闲适淡雅、随遇而安的文人审美内涵。由于对家具的偏爱,有的文人甚至亲操斧斤,设计家具。至今,苏式家具也被称为“文人家具”。文人追求含蓄雅致之美,也塑造了苏作家具用料精细、以线条为装饰的空灵之美。

  明代文人书房的传统一直延续到后代。清代文人书房布局略微繁琐,但和明代文人书房保持了延续性。故宫研究院副研究员周京南曾通过对比《临宋人画轴》与《弘历是一是二图轴》,描述了帝王之家书房中的陈设细节:“画中,乾隆帝坐在一个罗汉床上,身后屏风上的《汀洲芦雁图》换作了一幅清初“四王”风格的山水;靠几换成了如意:纱罩下饮茶用的托盏,变成了玉璧和青铜觚;原图平视的视角也变成了微微的仰视。前朝文士风流逸趣的书房,摇身变作堂皇富丽的宫廷书斋。但是,房中家具摆放的总体格局没有变化,只是画屏对面的小盆景因为视角的关系,湮没在珍稀古董的光芒之中。”

  除了家具之外,文人书房对于文玩陈设也颇有研究。例如案上的文房四宝、壁上悬挂的古琴书画、案几上陈设的花瓶盆景等。《长物志》中有多关于“位置”的说明文字,《一家言居室器玩部》中更是花了大量篇幅说明陈设品的摆放原则。《长物志》中认为墙壁悬画应该时常更换,跟月令节气相呼应:“六月宜宋元大楼阁、大幅山水、蒙密树石、大幅云山、采莲避暑等图;七夕宜穿针乞巧、天孙织女、楼阁芭蕉仕女等图;八月宜古桂或天香书屋等图;九十月宜菊花、芙蓉、秋江、秋山、枫林等图……”李渔则强调认为经常变换陈设布置:“居家所需之物,唯房舍不可动移,此外皆当活变。何也?眼界关乎心境,人欲活泼其心,先宜活泼其眼。”

  书房中的气度雅韵

  除了家具,在文人书房中,各种装饰也必不可少。例如书房用具就有文房四宝、薰炉、香炉、印盒、书箱、香盒、笔屏、托盘、臂搁等;摆件就有棋盘、座屏、花瓶、盆钵、石刻、烛台、紫砂壶、古琴、拂尘、灯彩等,饰物有牌匾、竹帘、帷幔、书画等,还有盆景、鱼缸、花草等。

  明代嘉靖以后,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社会财富急剧增长,追求享乐、竞尚奢华的风气流行,社会文化消费的增长,让许多文人用品得以重视。文人既是这些书房文玩的使用者,也成为其创造者。“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而雅之;俗者,则随而俗之。”江南文人书房中的流行之物,引导着全国的时尚。

  明代王世贞曾著以小说笔记《觚不觚录》,曾对这些室内陈设精致手工作品描述过。“今吾吴中陆子刚之治玉,鲍天成之治犀,朱碧山之治银,赵良璧之治锡,马勋治扇,周治治商嵌,及歙吕爱山治金,王小溪治玛瑙,蒋抱云治铜,皆比常价再倍。而其人至有与缙绅坐者,近闻此好流入宫掖,其势尚未已也。”这些以匠人之名命名的工艺作品,价格比寻常物品高出几倍,却依然受到文人缙绅的追捧。

  此外,还有多种工艺品引领风骚。江南先进的纺织印染工艺,对于室内陈设最大的贡献在于帐幔屏风、灯具窗纱、地毯靠垫、桌围椅披等。精细雅洁的苏绣描摹书画,惟妙惟肖,也成为装点中堂之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造园的兴盛,起源于苏州园林的太湖石蔚然成风,其“皱、漏、瘦、透”之美,成为书房内外的常见装饰;再如盆景,明代苏州人王鏊所著的《姑苏志》里有这样的记载:“虎丘人善于盆中植奇花异卉,盘松古梅,置之几案,清雅可爱,谓之盆景。”盆景以微缩的形式展现大自然的优美景色,成为文人案头清供必不可少的一项陈设。至今,这些装饰已经成为室内陈设文化中的宝藏,被传承沿用至今。

  ■ 有关书房

  以书房文化追溯传统文化

  在红博馆总裁曾永杰看来,书房是家中最重要的空间,也是产生智慧之地。而书房陈设文化可以从多个层面反射出传统中式文化之光。他表示:“在当今现代的书房陈设之中,古典家具、传统器物以一种艺术形态的形式存在着,对于现代人而言,书房内的一张条案、一对明式圈椅,足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人沉淀在古典文化之中,内心安静下来。”对于古典红木家具感兴趣的人,往往在生活中也会对其他传统中式元素有着特别的追求,如陶瓷、苏绣、奇石、根雕、书画、笔墨纸砚等。曾永杰表示:“中式生活只有在一个完整的空间里,才能给人带来全方位、多层次的体验。家具是主体,墙上挂有字画,桌案上摆放瓷器,屏风使用苏绣材质,每个细节都像是符号,有其特殊寓意。对于消费者而言,红木家具的使用是主体,但必须有中式元素与之呼应,从红木家具文化中汲取传统艺术趣味,或者从其他传统元素中体味红木之美,寻找传统文化的精髓。”

  书房“专属”家具

  一些特殊的家具形式,如琴案、书桌、月牙桌等,也常出现在书房里,其他空间并不多见。

  琴桌:典型的书房家具。最初出现于宋代,现存的形式有平头式与书卷式。其两端有抛头,桌面下牙板花纹有凤、龙、如意、祥云、拐子龙纹等。腿部多有浮雕及攒接工艺。琴案对桌面材料要求较高,镶嵌材质除木材外,还有云石、瓷板等,颇为高雅。

  书桌:是由古代案几发展而来的,最早出现于明代,是一种架几式结构,即书桌面板直接搁在两侧的架几上,高度比普通桌子高。在清代,面板改进为抽屉箱,通常有三四个抽屉,上端有一到两个抽屉,下端是踏档。梁外配置脚踏板,置于两个架几之间的地面上。

  月牙桌:即半圆桌,桌腿常见四足,腿柱上粗下细,三弯式,足头常增大以雕饰。束腰饰以花纹,牙板是其重要的装饰部位。月牙桌属于装饰类家具,合起来和圆桌有一样的用途和效果,分开具有案几的功能,可靠墙或临窗,上置花瓶、古董等。

  有趣的书房设计

  在古代文人书房中,曾有多项有趣的设计被记载书籍中。例如李渔曾在《一家言居室器玩部》记录了自己设计的供冬夏使用的坐具——“暖椅”和“凉杌”。“冬月著书,身则畏寒……若止设大小二炉以温手足,则厚于四肢而薄于诸体……”即在椅子下面设计了一个抽屉,抽屉里面放置炭炉。“凉杌亦同他杌,但杌面必空其中,有如方匣,四围及底,俱以油灰嵌之,上覆方瓦一片……先汲凉水贮杌内,以瓦盖之,务使下面着水,其冷如冰,热复换水,水止数瓢,为力亦无多也。”其原理类似于现在的水床,里面置以井水,人躺在上面清凉而无暑气。

  古时书房地面多为砖土,普遍在坐椅前设有踏脚凳。到了明代,一种新的踏脚凳出现了,其中间是镂空的,镂空部位装有两根可活动的圆木,两脚可以踩在上面随意滚动,与当今的足底按摩器类似,有活动筋骨,消减疲劳的效果,可以看作书房中的“健身器材”。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冯静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