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儿爷丢了耳朵》
| ||
| ||
| ||
|
11月9日,2015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评选结果在上海揭晓,18家出版社的20种图书荣膺此称号。它们还将代表中国赴德国参加2016年度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其中,一本《兔儿爷丢了耳朵》在这389种图书中脱颖而出,成为本届评选唯一一本入选的童书。
这本原汁原味的本土绘本,讲述了一个寻找的故事:中秋节快到了,大街上、庙会上都摆出了卖兔儿爷的摊子。我和奶奶去逛庙会,真想买一个兔儿爷。我想买那个大大的兔儿爷,奶奶没那么多钱,给我买了一个三寸高的小兔儿爷,这么小的兔儿爷我也喜欢,我和他脸对脸地互相看着,但是有一天兔儿爷从架子上不小心摔了下来,摔掉了耳朵,我想找那失去的耳朵……
今天玩乐高、玩奥特曼的孩子们大概已经不知道兔儿爷是什么了,更不会知道,很多年前孩子们眼中的兔儿爷几乎等同于中秋节。从这意义上,《兔儿爷丢了耳朵》不仅仅是一个孩子和中秋节兔儿爷的故事,更像是一种对传统的温暖回望。我们可以仔细听听作家、剪纸艺术家、装帧设计师如何合力,创造一本为孩子描述温暖传统记忆的书,这里面或许有可资中国原创绘本成长和借鉴的经验。
作家金波
童年应该多受传统文化熏陶
我为什么写兔儿爷这个故事?因为从我小时候一直到老年,兔儿爷一直伴随。我现在是八十岁,可以说七十五年前就认识兔儿爷了。我特别怀念童年时对兔儿爷的欣赏,那时候一到中秋,兔儿爷是摆在小摊儿上卖的,我买过各种各样的兔儿爷,但是最大的没买着,这是我小时候一直遗憾的事。我还写过一篇散文就叫《兔儿爷》,结尾我写道:“我没买到那个最大的,如果我还能遇到最大的,我一定抱回一个来。”
我记得那时候的兔儿爷寥寥几笔一个兔儿爷的形象非常鲜明有个性,现在去买,买不着了,现在的兔儿爷描金画红,一个卖好几十块,价钱提了很多,和小时候欣赏的完全不同。
传统文化在我童年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们每天生活在传统文化中,简单看,兔儿爷就是一个泥塑,但是有很多文化的东西,有哪个玩具泥塑能叫“爷”的?为什么在北京叫“爷”啊?兔儿爷本身关于民间传说的东西就更多了。因为中秋节,兔儿爷衍生出多少文化。我就想,如果我们在童年多多被传统文化熏陶,那么我们可能对我们民族中精华的东西会更加地珍惜。我的故事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作家、画家、设计家们能够在传统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去开发它,给孩子们精神食粮。
剪纸艺术家赵希岗
用儿童动画呈现新剪纸艺术
一谈到剪纸大家都知道,这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剪纸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民间传统剪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是中国文化的记忆。但是我们时代的发展需要新的剪纸艺术,于是就有了建国前后出现的现代剪纸,文人艺术家参与剪纸的艺术语言创新,这些艺术语言还是沿袭了民间剪纸的一些特质,包括形式上有动画等创新。
我的新剪纸作品中大家也能看到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因为剪纸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家有民间艺术的渊源,我爷爷做的是木刻花布,我父亲也是,可以说从小在民间艺术中耳濡目染。八十年代在中央工艺美院上学,学的是书籍艺术系,大学时有个课是插图设计课,我就把我的剪纸用到插图设计上了,后来慢慢就开始了探索新剪纸的艺术,已经做了三十多年。
把剪纸应用于插画是我很久的一个理想,因为我是学书籍插画的。接了金波老师《兔儿爷丢了耳朵》很兴奋,因为兔儿爷的形象我很喜欢。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乡村里面跟动物接触特别多,小兔、小狗、鸭子、小猪,我对动物有特殊的偏爱,你看我的剪纸的作品就能知道,动物一直是我很重要的题材,也是对生命的礼赞。我特别喜爱小兔,前几年我剪了大量的兔子,我把小兔子当成小孩来看,有的在笑,有的在跳,有的在唱歌,每一个兔子不一样,这就有童趣了。我剪的其实比这多得多,因为有的画面出现了很多次修改。剪纸语言和其他艺术不同之处是,剪纸做“减法”,剪掉就没有了,最多剪了六七次,当然最后的结果是很高兴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请我用新剪纸的艺术做儿童动画,包括这本《兔儿爷丢了耳朵》,剪纸成为其他文化产品的道路正在这些探索中慢慢呈现。
装帧设计师刘晓翔
纸本书,我们不在,它还在
一本书最重要的内容还是作者和绘本画家,对设计师来讲,就是如何呈现它。
在没有其他的载体之前,纸本是唯一的,后来有了其他的载体,纸本的特点也就更加鲜明了。我们有了一面镜子——对于做纸本的人,无论是作者还是装帧设计师,都很重要。一本纸本书应该找到它最恰当的、完全不同于电子载体的品质,这些品质包括:第一是质感,书籍质感随内容不同,随选材、装帧、装订而不同,这是电子读物所没有的;第二是天然的阅读逻辑,你读一本书总要从前到后,你不像电子读物,一点点进去读,这两点是完全不同的;第三,它可以是五花八门的呈现形态,它不像电子读物只能以矩形存在。所以热爱纸本的人大可这样想:纸本书是可以永存的。我们不在,它还在。
我和金波、赵希岗老师不一样,他们更多的是创造,设计师有创造,但更多的是为客户解决问题。出版社给我的时间很紧。以往的剪纸书籍设计,是整张剪纸扫描拍摄之后,在计算机里仔细地沿着边缘勾出它的图廓,哪个地方有小瑕疵,通过电脑修掉,这样做非常需要时间。我们可以看吕敬人设计的《剪纸的故事》,那本书已经做到了极致。对我来说,用那样的方式做设计一个是时间不允许,另外有《剪纸的故事》那样一座高峰摆在前面,你也不可能照搬吕老师。人说狗急要跳墙,设计师急了要另辟蹊径。我干脆把赵老师的剪纸放那里拍摄,原汁原味地呈现剪纸的质地。我们知道剪纸是一剪子下去不能修改,一点点瑕疵都不可以,所以有的剪纸赵老师重剪了好多遍。
拍摄也不是在什么高大上的场地,就是在光线稳定均匀的地方,架三脚架,一张一张拍好。兔儿爷的故事讲的是传统文化,剪纸我希望能用彩色背景来增加很多民间气息,其实展现夜晚的色彩很丰富,最初是两个版一个颜色,但觉得颜色太多了,看起来有点乱,后来就改成单一色,又觉得失去了民间的特点,第三次改就变成了每八胚一个颜色,月圆之夜作为故事的高潮,就是目前的样子。
因为是发生在中秋节的故事,封面的设计我们用黄色,就像是一个大大的月亮,我们截取了其中的一块,无论是封面还是环衬都和月亮有关。
关于新剪纸,关于传统的题材,我们用了摄影的手法,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设计出来了这本书。近几年大陆有很多好的绘本出现,不像之前很多好绘本都来自国外。所以它的得奖对绘本创作的所有环节——包括故事、插画、设计,都是个鼓励。
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昶伟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