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鲁乙己认为,数字化能拉动经济增长,还能提高未来经济的竞争力。他提议建立一条联通中欧的数字丝绸之路。在他看来,数字丝绸之路将是5G之路,它能促进两个地区的人们进行数字化交流。
新京报:今年7月,李克强总理访欧时提到,中国会在数字化上进行投资。你曾经说过,数字化是中欧提高合作水平的关键,为什么这么说?
鲁乙己:许多研究表明,数字化能拉动经济增长,还能提高未来经济的竞争力。面对未来的合作比面向过去的合作要更容易,在这一层面,欧洲有很多向中国学习的地方,因为中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方向。
新京报:你如何评价目前中国政府的数字化努力以及中国领导人对数字化的热情?
鲁乙己:很明显,中国政府对数字化很有兴趣,致力于推动支持数字中国增长的政策。中国的领导层对于数字化战略的重要性有很清晰的认识。中国确立了一系列发展数字经济的雄心勃勃的目标,令我印象深刻。这些目标包括“互联网+”战略、“中国制造2025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等。下一个挑战是落实这些计划,并把它们变为现实。我读了中国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建议一共提到63次“创新”。
新京报:你曾提出,我们要建立一条联通中欧的数字丝绸之路。能不能具体阐述下这个设想?其实现的挑战在哪?
鲁乙己:在我看来,数字丝绸之路将是5G之路。它应该是一个共同的网络空间,能促进两个地区的人们进行数字化交流。目前,在这一区域的国家中,存在着非常不同的规则。把跨境的电子商务和在线服务的壁垒消除,这将是最大的挑战。为达到这一目标,我打算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提议,建立一个“数字丝绸之路”协议,目标着眼于协调在线购买数字内容的规则,推动能购买得起的高品质的物流服务,协调IP管理制度,减轻税收负担。
新京报: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聚焦基础设施投资。在你看来,中欧在这个领域的合作前景有多大?
鲁乙己:当中国在推广“一带一路”计划的时候,欧洲也有自己的投资计划,叫“容克计划”。我认为这两个计划有很大的潜力协同发展。为了让这两个计划获得成功,互联网产业的作用是关键。我从这两个计划中看到很大的合作机会:引入互联网产业,为中欧双方投资计划的设计和执行发挥作用。
新京报: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中,令你印象深刻的创新有哪些?
鲁乙己:我相信腾讯展示出了强大的创新能力。这个科技公司创造出了我所说的“微信经济”。如果你使用微信,你能叫出租车,你能管理信用卡账单,能看新闻、能为你的生意做宣传、能购买产品和服务,能给朋友转账,还能把它当成一个地图来使用,找到就近的商店和餐馆。跟微信比起来,WhatsApp(一款类似微信的聊天应用)已经被远远落在后面。
新京报:你认为互联网发展存在泡沫吗?是否担心泡沫的到来?
鲁乙己:公司的股价是人们对它未来增长的预期。在互联网板块,人们对于增长的预期比其他板块更强。投机是市场的属性,股价的大幅上升和波动都是正常现象,并不存在什么互联网泡沫。
新京报记者 颜颖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