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会刊·嘉宾访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会刊·嘉宾访谈

吴红波 互联网治理需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吴红波,联合国主管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在就职联合国副秘书长之前,吴红波担任中国驻德国特命全权大使。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联合国副秘书长吴红波在“互联网创新”论坛会后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他认为,整个互联网的治理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产业、企业加大了依赖互联网服务的程度,人们亟须一个合理的治理办法。

  中国在互联网基础建设方面已有雄厚力量

  新京报:习近平主席提出了4项原则和5点主张,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点?

  吴红波:总体来看,讲话的精神与内容,与联合国刚结束的联大特别会议,很多观点是契合的。

  比如说,联大这次开完会,重新确认了今后十年信息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有三点,第一个就是以人为本,第二个是包容性,第三个就是以发展为导向。互联网再怎么发展,也要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可持续存在,否则的话没有意义。大家都富了,电器都用上了,天天面临着雾霾,身体越来越差,这并不是我们要的未来。

  因此我觉得,习近平主席提出来的,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交流平台、有序地治理,这些主张,与下一步联合国推动全球在信息社会方面所争取内容和目标是完全契合的。

  新京报:你在致辞中提到,2020年让全世界所有人都用上互联网,中国在这个领域可以起到哪些作用?

  吴红波:首先,中国在发展互联网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然也有教训,可以把这些经验和教训分享给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第二,中国在互联网和IT技术的基础建设方面已经有雄厚的力量了,中国有华为等互联网公司都在国外开展业务,包括一些发达国家,中国也打入他们的市场了。有这么一个雄厚的基础,在未来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时候,中国企业大有所为。

  第三,在能力建设方面,中国政府已经在做,比如中国的商务部每年都要培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各种技术人才。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中国的一些企业也把能力建设纳入他们的规划之中,培养更多的外国的互联网技术人员,对于这些国家的腾飞有很大的好处。

  最后一点,通过中国的企业“走出去”,能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关系的发展。

  互联网把人们完全拉在了一起

  新京报:如何理解习主席提出的网络空间的“命运共同体”?

  吴红波:这次习近平主席在互联网领域再次用了“命运共同体”这个说法。我们可以想想,全世界70亿人,为什么我们193个联合国成员国,有那么不同的国情,发展的程度那么千差万别,却可以坐在一起,达成2030年发展目标?就是因为大家都在一条船上。现在所有的国家,不论意识形态有什么不同,发展程度有什么不同,都认识到一点,大家是在一条船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就是命运共同体。

  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共同来维护这样一个我们共同发展的基础,那么我们不是一家坏了,其他人都得益,而是大家都要受到很大的冲击,甚至都要受到损失。

  互联网把世界变小了,把人们完全拉在了一起。虽然还有各种千差万别,但是如果再想回到各自为政、互不往来的这种封闭的环境已经是很难了。因此,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也是习近平主席强调的,叫共享共治。

  互联网治理是未开垦的处女地

  新京报:提到共同治理这一块,你此前提到过,这个领域是一个没有章法的状态。联合国在这个领域能发挥什么作用?

  吴红波:可以说,整个互联网的治理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因此出现一些乱象和失控的情况,是可以预见的。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产业、企业加大了依赖互联网服务的程度,人们亟须一个合理的治理办法。这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歧很大。联合国也希望在这方面能够发挥作用。比如,联合国一直在举办由秘书长召开的互联网治理论坛。

  我们也不必悲观,因为所有的国家都意识到,互联网这种无序、没有管理的情况不能再持续了。我的设想是,很可能经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会小步向前移动,把一些可以做的先做起来,争议小的,我们先定下一些规矩,逐渐来缩小大家的分歧,能够使互联网的世界治理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机制。

  网事

  壹

  新京报:你手机里有多少APP?常用的是哪几个?

  吴红波:我很少用APP,用微信用得比较多。

  贰

  新京报:您常用哪种方式上网?

  吴红波:我上网用平板电脑多一点,一个是字大一点,再一个是速度快一点。

  叁

  新京报:您对这次的互联网大会如何评价?

  吴红波:这次世界互联网大会影响很大,中国是互联网大国,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大家的关注。

  新京报记者 颜颖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