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互联网之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钱华林认为,互联网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远远超出网络设计先驱者的预想。现在移动设备连入电信网络和WiFi虽然很便捷,但安全性却很糟糕。
现在是“凑合”着使用网络
新京报:你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接触计算机,对于互联网今天取得的成绩你感到震惊吗?
钱华林:我们研究互联网体系结构,网络设计之初并不是为所有用户使用,而是为科研、教育使用的,因此,几乎所有最初参与设计网络的先驱都没想到互联网会发展得如此快速。如果当初能预测到互联网的使用数量,就不会把IP地址设计得这么少。
新京报:现在你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钱华林:首先是互联网的扩展性。大概11年前,有科学家预测互联网会崩溃,但互联网技术不断在推进,信道和带宽从64k到以“兆,GB和TB”为单位,比当初提高了百万倍,技术发展让互联网避免了崩溃。
第二个担心是互联网服务质量。大家能感觉到现在是“凑合”着使用网络,有时点击一个网页,鼠标一直在转,就是打不开,说明互联网服务质量很差。
第三个问题是安全性。安全问题中最应留意的是移动互联网。移动设备连入电信网络和WiFi很便捷,但安全性却很糟糕,无线信号谁都可以截取,只要花几百元建立一个伪基站,就可以窃听你的任何信息。
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新京报:你利用手机网购吗?如何看待智能手机对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
钱华林:我现在几乎不网购,以前通过台式机网购过,但会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不会进行网上转账。
对于互联网所带来的影响,我认为现在的“低头族”太多,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未来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会越来越方便,更多人会融入互联网。
对于互联网数量问题,有个定律是网络效益和网络规模的平方成正比,网络规模越大,网络效益就会越好,这也是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一个原因。现在年轻人敢于尝试,再加上风险投资,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会进入良性循环,我们在世界上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新京报:中国正在迈向互联网强国,你认为在这个道路上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如何克服?
钱华林:最大的挑战是我们的信道、带宽是有极限的,但是信道不能无限制做大。随着网络应用数量的增加,对信道和带宽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要解决这个问题,归根结底还要从体系结构入手。
新京报记者 程媛媛 王晓枫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