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丰台二中开设了一门实践课程——《行走课程》,这门课主要是在寒暑假期间进行,学生或是到乡村游学支教,或是赴国外修学。同样是在今年,丰台二中实行了选修课“跑班制”,每周二到周四下午最后一节课,学生可以尽情享受自己喜欢的课程。
校长何石明说,课堂是学校的一种常规生活方式,是一种师生之间的生命交往,未来丰台二中的课堂将会是书声朗朗、生机勃勃的活力课堂。
将繁杂的管理机构精简为四大中心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何石明担任丰台二中校长一职将满一年。
今年1月19日,在北京四中工作了11年的何石明来到了丰台二中,眼前的这所学校尽管高考成绩在丰台区排第二位,学校的老师们都很诚恳、勤勉,但是依然存在着教学方式相对传统,学生的实践活动视野不够开阔等问题。
“第一学期,我听了100多节课,总体感觉老师们的授课模式有点保守,讲的过多,与学生互动少。”而当年丰台区进行的“社会满意度调查”显示,学校还存在课业负担重、节假日补课等问题。“这些其实都是对教育理解偏差带来的问题”,何石明说。
所以,何石明来丰台二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整个寒假,家访了近百户老师,了解老师们的需求和看法,上任第一学期,就在区教委的帮助下,经过民主选举,对学校的管理队伍进行了重整,将原来副校长过多、繁杂的管理机构精简为行政中心、课程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和学生发展中心,四大中心协调丰台二中教育集团全局工作,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校区实施执行校长负责制。
因材施教 试点“翻转课堂”
精简管理机构的同时,何石明还通过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为师生减负。
本学年开始,丰台二中在初一和高一年级各选了一个班级试点“翻转课堂”教学,在这两个班,课桌不再是横排、竖排整齐摆放,而是六人一组围成一个圆圈,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组名:工艺革命组、阿尔卑斯组……
何石明介绍说,这两个班级全部采取网络教学的方式,通过引进四中网校的内容,让学生在家提前介入到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课堂上,老师不再重复基础知识教授,更多的是让学生对课程的深入探究和讨论,“这种模式更好地实现了因材施教,更有针对性。孩子们比以前活跃了,协作能力也增强了。”
何石明说,试点“翻转课堂”的目的就是让老师们改变观念,不要采取灌输的方式教授学生,而是应该以学生为主导,让他们主动去学习。
《行走课程》让学生走出校门
丰台二中有门特殊的课程——《行走课程》,在这门课上,学生以多种方式修得学分,可以去国外游学、可以去农村支教、也可以到祖国各地进行文化探寻。
今年暑假,高二年级的学生去南京、上海进行了红色之旅探寻。同样是在7月份,一部分学生去了日本游学、一部分初中学生则去了美国。“学生第一次去国外游学、第一次去了日本外务省、第一次跟对方表达了我们如何纪念抗日战争。”何石明说,学校计划将日本作为固定的考察国家,以后每年高中的学生都能去日本进行一次游学,研究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国家,给孩子种下和平友好的种子,积蓄理性的爱国力量。
除了游学,学生们还要分拨分批去京外贫困的乡村学校进行支教。今年6月份,何石明亲自带高二人文班的学生们去湖北黄冈农村当老师支教。“这次支教对学生的改变非常大,学生们原来以为自己去支教改变当地的孩子,结果发现,自己被农村的留守儿童们改变了。”何石明说,带学生去农村支教的最大好处是培养学生的“悲悯情怀”,“现在孩子们的情怀比较单薄,接触民众和了解真实国情的机会太少。如果不培养孩子的情感,谈任何教育都是空的。”
学生跑班选修喜欢的课程
在何石明来丰台二中之前,学校已多年不开选修课。为了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在一年的时间里,学校的课程发展中心陆续为学生们开设了艺术、科技、人文等方面的选修课十余门。
每周二到周四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是学生们跑班选修自己喜欢课程的时间。学生可以去上模拟法庭、公民领袖等课程,也可以参加桥牌、手机APP制作课。“现在整个校园都活起来了!但这还不够,我希望的校园应该是书声朗朗、生机勃勃的。”
何石明为学校设定了一个九年发展目标,第一个三年主要任务是稳定,让学校的硬件设施达到现代化水平;第二个三年是彻底更新老师观念,建设一套适应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和教育评价方式;第三个三年则是把学校打造成一所高品质的十二年一贯制的教育集团。
校长语录
“我绝对不让丰台二中的学生是被‘喂养’大的,这样对学生的成长没有任何意义,甚至是戕害。我心目中的教育就是要做‘上品教育’,要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全方位育人。”
■ 校长说
教师质量提高 学生就会提升
新京报:丰台二中以前属于相对保守的学校,你准备如何激活老师?
何石明:我有一个理念就是“教师至上”。只要老师的质量提升了,学生的质量自然会提升。丰台二中的老师都很敬业,很认真。为了激活老师,先给他们减负,然后通过课程改革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新京报:一所学校只要成绩好,还是比较容易获得家长认可的,为什么一定要改革?
何石明:如果持续灌输下去,孩子也能上大学,并且考出不错的成绩。但这种教育模式背离了教育的本质,不能促进人的健康生长,这是我比较担心的,所以必须下定决心改革。
新京报:老师们会不会担心,减负等一系列改革会影响学校的成绩?
何石明:改革不是一个人的想法,而是通过听课、走访、聊天,知道了大家的想法和学生呼声后,才会进行改革,老师们其实也愿意减负。事实说明,通过改革,提高课堂效率,成绩不但不会下滑,还会有所提高。往年学校高考一类本科率是70%,2015年我们的一本率达80%,100%的学生上本科,还有一名学生考上北大。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杜丁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