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时下有些城市在经济创新方面领先世界潮流,但在社会治理的一些方面,却仍然停留在“农耕时代”。
昨日11时40分,深圳光明新区某工业园区附近发生山体滑坡,致22栋楼房被掩埋,涉及15家公司。深圳市应急办主任杨峰透露,截至23时,深圳山体滑坡事件中失联人员总数已经上升到59名。现场消防人员称,被吞没的也有一部分城中村,情况可能会比较严重。习近平、李克强均就此事作出批示:要全力组织搜救、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
在汹涌而来的滑坡泥海面前,几万平米的厂房和居民房屋如多米诺骨牌般,瞬间接连倒塌。事故破坏力如此之大,让网民隔着“网”都能备受震撼。目前,深圳山体滑坡事故还在进行紧张搜救,祈盼那些失踪者能平安获救,也成为了人们的共同心声。
但揪心不是公众脸上的唯一表情,在舆论场,很多人对这起滑坡事故都倍感诧异。这起事故最令人想不通的地方就是,事故发生地竟是一线城市的深圳。
近年来,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确时有发生,但事发地多是地质灾害多发地,抑或是对资源过度开采管束乏力的治理能力薄弱地带。而深圳按理说不在此列,其现代化水平在中国城市中位居前列,其治理层次也被普遍认为应跟“善治”“现代化”标准对接。正因如此,当地发生泥石流,才让许多人深感意外。
深圳光明新区当地安监部门相关负责人称,事发原因初步断定是临时余泥渣土受纳场违规作业,受纳泥浆漫溢,冲出山体,冲进靠近山体的恒泰裕工业园。而据当地媒体披露,有居民看到“山上堆起来的泥有百米高”;而涉事渣土受纳场原本是个采石场,由于采石场严重破坏环境,当地曾下文关闭这个采石场并进行生态恢复,相关的环评报告显示,该采石场“无序开采、无规划设计、开挖面凌乱、植被破坏、土表裸露、弃土任意堆放等情况”,建议立即进行环境整治。可该来的环境整治没来,采石场却酝酿着一场灾难。
这些情节,也增添了公众的错愕:在深圳这样的特大城市,竟也会出现“山上堆起来的泥有百米高”的危险景象,这何异于现代化肌体上的一块脓包?与大城市治理能力匹配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去哪了?就算滑坡是发生在近郊,也不应对逼近的危险失去警觉:都说祸患常积于忽微,或许“忽微”阶段有些风险还难察觉,可当隐患升级为看得见的明患后,还未能及时排除,治理嗅觉未免有些迟钝。
事实上,国家有关部门近年三番五次要求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和监控。但无论是此前的镇雄滑坡事故还是此次事故,都暴露出一个问题:很多泥石流、滑坡事故都不单纯是“天灾”,都有漠视或助长地质隐患形成的因素。这种漠视和助长发生在深圳,实在不应该。
近年来,深圳在创新、创业方面,引领风气之先,但是,这起滑坡事故,无疑暴露出城市治理的落后一面。深圳遭遇泥渣土“围城”,此前当地媒体就曾聚焦过,但是,这些情况却并没有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重视。这个事故让我们看到,时下有些城市在经济创新方面领先世界潮流,但在社会治理的一些方面,却仍然停留在“农耕时代”。正是因为这种反差的巨大,所以这次发生在深圳的滑坡事故,很难令公众接受。这也是深圳滑坡事故,应该引起其他城市反思和警惕之处。
相关报道见A14-A15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