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书评周刊·主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3:书评周刊·主题

半个世纪之后,我们这样阅读斯通纳(1)

2015年12月2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斯通纳》荷兰版封面。
《斯通纳》荷兰版封面。
不同版本的《斯通纳》封面。

  在人口只有1680万的荷兰,《斯通纳》的销量如今已经超过50万册。也就是说,每33个荷兰人中,就有一个人购买了《斯通纳》,这多少也要归功于荷兰版的封面。那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的侧脸,眼眸低垂,人生的种种阅历与不平皆已埋在皱纹里和花白的胡子中。而这个封面也构成了一种行为艺术的潮流,人们纷纷举起它,遮盖住自己的面庞拍照,于是我们看见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斯通纳”。这是一种暗示,每一个将《斯通纳》封面嵌套在自己脸庞上的读者,或许都认为自己与斯通纳有着相似的经历、处于一样的世界。

  史蒂夫·阿尔蒙德在那篇名为“现在开始,你应该认真阅读《斯通纳》”的文章中,提及了他主持的一个读书小组里的故事。在他组织大家读了《斯通纳》后,“一个上了年纪的绅士起身发言。他脸色涨得通红,显然有一肚子火:‘为什么非要我读个Loser的故事?’他继续说,‘他不愿意为国效命(斯通纳在战争爆发时没有志愿参军),他的婚姻简直是场噩梦,工作上只有受气的份儿。总的说起来他简直一事无成。’他说完之后屋子里沉默了,第二个站起来说话的人打破了沉默,他说自己读这本书时觉得在读自己的生活,斯通纳可能就是他本人。”这或许才是《斯通纳》能够感染那么人阅读、拥有超强生命力的原因,即便是在半个世纪后。

  1 斯通纳的故事

  在我们讨论《斯通纳》到底是不是讲的一个失败者的故事之前,让我们还是先回到文本本身,看看这本书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主人公斯通纳是农家子弟,最初他不善言辞的父亲做出决定送他去大学读书,是为了让他在四年后可以回到这片贫瘠的土地,更好地开采与耕种。所以,农学院的课程才是他本来的所学。偶然地选修英语文学课,偶然地在课堂上听到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斯通纳生命的轨道开始偏转。书的前三分之一是个带有励志色彩的故事,斯通纳凭借努力改变命运,他毕业后留在文学院任教,并且与当时心仪的女人结婚。

  这一切都很中产且拥有着世俗里的成功不是吗?但威廉斯绝不仅仅只是要讲这样一个“美国梦”的故事,文学的目的是要走入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心生活。当斯通纳的生命因为文学、因为莎士比亚被打开的时候,他的人生已经不只是追寻世俗的成功那么简单了,他想要离自己的内心世界近些再近些,然而现实世界并不会让他那么轻而易举地梦想成真。

  就像朱利安·巴恩斯所说的,《斯通纳》里的不幸是一种更纯粹,没有多少文学色彩的不幸,更接近生活中真实的不幸。“作为一个读者,你能看到这种不幸的来临就像你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不幸的来临,心里很清楚你对它无可奈何。”是的,他失败的蜜月已经为他的整个婚姻生活定下了基调埋下了伏笔;他真心热爱文学享受教学的欢愉,却因为不肯为系主任放水而在此后的教学生涯中备受冷落与排挤;他曾经一心一意疼爱的女儿,最后却与自己渐行渐远;而他在中年遇见的那个或许是他生命里唯一走入他内心世界的女人,却以放手而告终。这所有的一切,并非在当时没有转圜的余地,如果他在工作里更世故一点、如果他在爱情里更勇敢一些。

  这就是为什么在阿尔蒙德主持的读书会上,会有人站起来说斯通纳是个Loser,但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又有几个人不是Loser呢?42岁时的斯通纳曾经被威廉斯这样描述,“往前,看不到任何自己渴望享受的东西,往后,看不到任何值得费心记住的事物。”

  在《斯通纳》出版前夕,威廉斯当年写给经纪人罗德尔的回信中,他说:“几个星期前的某天下午,我中途进去看到我的打字员(一个学历史的学生,我想她非常平凡),这时她快打完第十五章了,发现大把的泪水从她的脸颊上流下来。我会永远爱她的。”一个平凡的女孩因为另一个平凡人的故事而落泪,那一瞬间她感受到的应该不再只是一个失败者的故事,而是一曲感同身受的哀歌。

  但有意思的地方还在于,威廉斯本人并不认为斯通纳是一个失败者,他在一次为数不多的采访中谈到了自己对斯通纳这个人物的理解——“我觉得他是个名副其实的英雄。很多读过这本小说的人都觉得斯通纳的人生太可怜和不幸了。我却觉得他的人生过得很好。显然,他的生活比大多数人要好。他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也充满感情,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意义重大……在这部小说中,我觉得最关键的是斯通纳对一份工作的感觉……一份这个词语所体现的良好和体面意义上的工作。工作给他某种特别的身份感,成就了他的自我。”

  2 斯通纳的爱与痛

  必须要说的是,在今天文学已经发展到一种更繁复更多元更多样化的时代,回过头看这样一本50年前出版的书,其实很难不带有某种挑剔的眼光。《斯通纳》是一本几乎没有使用任何文学技巧来书写的小说,这里没有炫技、没有酷酷的结构、没有特别的语言张力,只是老老实实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一个人的一生。然而这本书却又是好看的,打动人的。

  威廉斯笔下构筑的两个世界,一个是学院里的世界,另一个是外面的世界。当他逐渐开始进入到学院世界的时候,他意识到“他和父母已经逐渐形同陌生人。”成为教员后,斯通纳有两个好朋友,三个人每周五会一起出去喝一杯,在一次大概多少有些喝高了的深夜,其中一个人说了这样一段话——“你会任由这个世界吃掉你,再把你吐出来,你还躺在这里纳闷,到底做错了什么。因为你总是对这个世界有所期待,而它没有那个东西,它也不希望如此。”

  不想远离精神世界,不想只是单纯拥抱世俗世界的人,于是用自己的方式去“抵抗”,有人暴烈有人温驯。《斯通纳》里的斯隆是个暴烈的范例,他也正是当年以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帮助斯通纳打开精神世界大门的人。斯隆死于心脏休克,但斯通纳却觉得“在愤怒和绝望的时刻,斯隆倒希望自己的心脏停止跳动,好像以最后的沉默的姿态来表达对这个深深地背叛了他的世界的爱与蔑视,他简直难以忍受在这个世界中生活。”

  与斯隆相比,斯通纳反倒成了相对温驯的人,他没有那么抗拒世俗世界,尝试与之相处,尽管这得费点儿力气。比如他参加人们的聚会,感受着“谈话开始时漫无边际,聚集着短暂又微弱的能量,然后毫无关联地逐渐转入其他聊天。”但是回到家他立即重新回到书的世界,“通过阅读来逃避扭曲的身体加给自己的限制,然后慢慢找到一种自由感,这种感觉随着他对自由本质的理解的加深而越来越强烈。”

  甚至有的时候,斯通纳还选择了与世俗世界妥协,尤其是当他面对爱情的时候。学生凯瑟琳是斯通纳一生中唯一真正走进他的精神世界的女人,而他与妻子当年的结合,更多是一种短暂的被外表迷住的情欲需求。当斯通纳与凯瑟琳的婚外情即将被曝光的时候,他曾经问凯瑟琳“如果我放弃了,一走了之——你会跟我走吗,会吗?”“会”她说。“可是你知道,我做不到,你知道吗?”“嗯,我知道。”最终只有凯瑟琳一个人离开了,斯通纳留下,与他的身份一起,与他的早就貌不合且神离的妻子一起。在凯瑟琳离开的前一晚,斯通纳对她说:“所以,我们最终还是属于这个世界,我们应该早知道这点。我相信我们是知道的,但我们得退出来一点儿,假装一点儿”

  在凯瑟琳退出斯通纳的生活若干年后,斯通纳读到了凯瑟琳的著作,献给“威·斯”,扉页的题献让六旬的他眼睛模糊。那本书和斯通纳想象的一样好,文字优美,激情掩藏在某种冷静和智性的明晰背后。他觉得自己再一次触摸到了凯瑟琳,“他的失落感,内心藏了很久的失落感,喷涌而出,彻底将他吞没,他任由这股洪流裹挟着,意志已失去控制。他不想搭救自己。接着他又亲切地笑了,好像是冲着某个记忆而笑。”

  (下转B04版)

  B03-B04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姜妍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