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书评周刊·主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4:书评周刊·主题

半个世纪之后,我们这样阅读斯通纳(2)

2015年12月2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上接B03版)

  3 确认那个不曾背叛过自己的生活

  在精神世界的大门打开后,斯通纳的人生其实一次次要和世俗的现实世界进行撞击,不仅仅是斯通纳如此,还有精神世界大门被打开的每一个人。斯通纳既要守住自己的世界,还要抵抗现实世界的入侵。我想他一生里,最大的一次抵抗就是面对沃尔克。

  沃尔克是一个糟糕的带有投机色彩的人物,他如果能通过研究生毕业考试,就可以进入到学院世界里,获得教职。他的导师劳曼克斯想尽一切方法帮助他通过答辩,尽管他连许多对专业研究生来说最基本的文学知识都不知道。如果斯通纳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话,那么就不会被后来成为系主任的劳曼克斯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在教学生涯里折磨了半辈子。

  这个时候,年轻时一起喝酒的三个朋友中的其中一人(戴夫)已经因为战争辞世,他就是当年说“你会任由这个世界吃掉你,再把你吐出来,你还躺在这里纳闷,到底做错了什么。因为你总是对这个世界有所期待,而它没有那个东西,它也不希望如此。”这段话的家伙。而除了斯通纳之外,另一个人如今已经是学院里的院长,两个少年友人因为沃尔克的事情进行了一次公务上的交谈。

  斯通纳突然回忆起了三人当年的那次谈话,然后说了这样一段话——“戴夫会认为沃尔克就是——就是外面那个世界。我们不能让他进来。因为我们这样做了,我们就变得像这个世界了,就像不真实,就像……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把他阻止在外。”

  这段话为斯通纳争取到了自己的少年友人,他们取得了短暂的“胜利”,但不是最终的。斯通纳的一生,始终都在坚守两个世界的底线,每每在现实世界受挫的时候,精神世界或者直接说是文学本身,总能给他慰藉。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威廉斯会认为斯通纳的人生“过得很好”的重要原因。

  斯通纳精神世界的大门,因为当年斯隆大声诵读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第73首而打开,尽管彼时他根本无法解释这首诗的含义,只能尴尬不已地说:“意思是……意思……是”。但如果回望自己的人生,他一定会感叹自己是何其幸运,因为有那么多的人,终其一生也没有机会推开那扇门,体会更深刻的悲伤与喜悦。因此,当生命走到终点时,斯通纳会认为,那个世界是“唯一不曾背叛过自己的生活。”这样,是不是也就足够了呢……

  4 我们的书评人这样理解《斯通纳》

  斯通纳对文学的专注将他与时代大潮隔开,也隔绝了现实的嘈杂。由此而来的代价是,他远远追不上现实的节奏,不会将自己放在众人的序列中齐步前行,对世俗的潜规则一无所知,这让他外在的人生成为一个大写的“尴尬”。

  他始终“飘”在现实之上,远远地离开众人。文学对于他人只是谋生的手段和工具,是进阶获得高位的资本,对于斯通纳却是信仰。这让他显得古怪,也让他面对外界战战兢兢,只能小心翼翼地试探,然后更保险地退回自己的天地。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他本可以奋力一击成为传奇,但他都退缩了,这退缩让他必须吞咽下全部的尴尬,承担周围人的嗤笑和失败的痛苦,黯然伤心真正美好的失去。斯通纳不是不清楚他的选择,但他必须这样做,只有这样才能保护他珍爱的小小园地。

  斯通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获得了启悟,他发现自己曾经那么恐惧的东西完全没有意义,他的真我已经与他的爱永存,他跳出了这个被规划的、评判价值单一的“现代世界”。那些“远远地退缩进生活的序列”的人们不会懂,也不需要懂。死亡是自私的,理解生命的价值也是,意义的宝藏只展示给愿意开掘它的人们。

  文学的灵光激起斯通纳内心的爱,他发现了真实的自我,他用一生坚持这份价值。斯通纳内在燃烧的勇气让他成为沉默的英雄。文学早已在斯通纳生命道路的每一阶段留下了它的足迹,这些足迹是暗夜的星光,将他引向最终的启迪。

  (鹿鸣之什)

  读完《斯通纳》这本书,我最欣赏作者的文风,朴素至极,却也探询诸多深幽之处。是这样的文风,才能带出一个与之对应的人物——斯通纳。

  他并非多篇书评中提到的失败者,也并非众多平庸俗常的一分子,读到他就能想到读者自己。

  我甚至觉得斯通纳比我们不少人活得更像是他自己,平凡的一生,却是他自己,带着来自土地的那种血缘传承,祖辈给予的传承,他们过着卑贱、辛苦、坚忍的生活,他们共同的道德信仰就是把自己的脸交给一个严苛不公的世界,而那一张张脸毫无表情,铁硬又荒凉。这是斯通纳从孩提时就熟悉的无所不在的绝望的信号。

  他不去定义自己的成功或失败,也对这些外加的东西提不起兴趣,对外面那个世界也没什么兴趣。说是冷漠并不准确,不如说是在悲观的底色上尽量平静地接受了生活给他的一切:并不如意的婚姻、热恋又需分开的情人、各种变故、最后的疾病……“他没有想过,面对外人,面对这个世界,他要显得像什么样子。”面对真感情是否决断一起一走了之时,他选择不,原因是:“我们两个都会变得面目全非,不是我们本来的样子……不是因为我们可能要面对爱的痛失,而是因为害怕我们自我的毁灭,以及我们现在所做一切的毁灭。”不仅是懦弱或自私可以概括。

  书中不少类似如下这段话的地方闪着荧光:他的意识边缘常会想起自己的血缘传承……这种在很多方面打动了他、改变了他、深藏在大众视野之外的共同痛苦的洞悉,对这种共同困境毫不声张的伤心,永远伴随着他。在看似麻木、冷漠、孤绝的背后,有一种力量,强烈而稳定地在那里,他在尽可能地找地方释放这种“活着”的感觉的力量——在教师生涯里,或是在不长的爱情里。

  1965年首版的这本书,在今日读来,倒有疗愈效果。我们身边这样的斯通纳,太少了,他是一种与现实的疏离,是在悲观为底色之上的一些“活着”的热情,没有自大,也没有因低微或抱怨而生的神经质,人群中低低地硬硬地生存着,像一块石头(对,我认为的石头的寓意如此),适度的自尊和自由,有矛盾有追问,不成功但也不猥琐。是一个来到这世上的平凡人最初应该的样子。读到最后,这本书让我想起《巫言》,孤单是人生最初的状态。

  (丰玮)

  威廉斯以淡定敛静的语调与节奏,抑制自己不干扰,平平地叙述顽石人斯通纳无糖衣也无彩虹的一生,人生一途,他未曾堕落,也没有所谓的净化与升华,他充分拥有免于基督、上帝或者信神的自由,爱其所爱,憎其所憎,但他所受的苦难老实说也没有任何的神圣光环可言,孤独的个人,既然背向上帝,更没必要侈言救赎,一切作为与选择,唯自己承担后果。

  我们很容易判定斯通纳的消极不作为,是陷自己于不义之深渊的罪,他必得自作自受。汉娜·阿伦特的洞见,“平庸之恶”,《斯通纳》透露的可是平庸的罪?美式民主,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美国人,人人平等,庸众一块。

  斯通纳这凡夫俗子的挫败,“在于重新唤醒人的勇气、荣誉、希望、尊严、同情、悲悯和牺牲这些人类昔日一度拥有的荣光”,最后一章他的死亡,毕竟是徐缓且庄严的,生命彻底燃烧之后并非烟消云散,这位一生浸淫拉丁文的石头人有他微若晨星的觉悟,斯通纳当然知道阿波罗神殿的德尔菲神谕,“认识你自己”的真意,小说至此也是最后一行,意在文字之外,尽在灰烬上浮现。

  (林俊颖)

  编辑说

  目睹这些,爱会更加坚定

  我想从斯通纳的婚外情人谈起,那是他在中年发生的爱情,他把爱情视为一种转化,一个瞬间接着一个瞬间,被意志、才智和心灵的发现、修改的状态。正是在这段感情中,斯通纳重新确认了年轻时自己想成为的那个自己,也真正承认并拥抱了自己的黑暗、软弱、限制与残缺。

  深沉而近乎完美的爱,并没有让他受到超越的激励,而是反过来迫使他看清了自我的边界与无能为力。他们选择平静告别。正是在这里,我看到斯通纳这个小说里所包含的三个意义上的“石头”,悉达多的石头,有神性的光芒;荣格的石头,追寻真实的自我;西西弗斯的石头,沉重而虚无。斯通纳把根部深深地穿进虚无之中,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会面对最寂寥的孤独。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读斯通纳可能是惊心动魄的,日常生活中最浅俗的怨恨,缓缓捆绑生命本身,但正是在抵抗与挣扎中,斯通纳为自己建立了精神的圣地,他可以安静地回退其中,全然孤独地回退其中,成为真正的自我。尽管这个回退的过程,就跟死亡一样孤独,却有死亡从未承诺给的礼物。因为,唯有不断地回退,唯有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反复周旋,生命结束的时候,才看到爱与恨互相滋养过,痛苦和欢乐也互相滋养,你的抵抗与你所抵抗的事物本身,都在相互滋养。

  作者已经为斯通纳的人生写了最妥帖的诗:早晚要死去,被滋养过它的烈焰销毁,目睹这些,你的爱会更加坚定,因为他转瞬要辞你溘然长逝。从某种程度上说,《斯通纳》里有着传道书般无限叹息,却没有最终的爱与皈依,可是这个小说却把人生写成了一个圆满的悖论,让人必须作出选择,要么绝望,承认爱比死更冷;要么虔诚,承认生命本身是神圣的。一旦不再傲慢,一旦虔诚,就有了皈依之处,那就是生命本身,而最初的爱与最终的爱,都来自于此。(朱桂英)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