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8:健康周刊·专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8:健康周刊·专题

冬季别忘防“宫寒”

月经是女性健康状况“晴雨表”;宫寒与个人体质、饮食等生活习惯均相关

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月经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是女性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缩影。腹痛、小腹坠胀、精神欠佳是不少女性在月经期间的常见症状,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此外,由于体内激素分泌水平的变化,易怒、烦躁也是女性月经期间经常出现的情绪波动。月经期间,这些症状统统“来袭”,对这一时期内的工作、生活也是一种挑战。每月一次的月经是不少女性的难言之痛。

  事实上,除了激素分泌水平的变化外,很多女性在月经期间的症状也与宫寒有关,尤其是在冬季,要格外注意避免外寒侵扰。

  月经为女性健康状况缩影

  通常来说,月经要陪伴女性大约40年。女性月经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是身体健康状况的缩影。一方面,月经本身是女性正常的生理变化,另一方面,月经又有其特殊性,月经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明显的变化,伴随月经而来的往往是小腹坠胀、腰痛、身体乏力,月经期间的女性又格外敏感,容易出现易怒、烦躁等情绪变化。对很多女性来说,月经这位“朋友”有时也让女性有着说不出的痛。

  月经状况是女性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缩影,也有专家曾指出,月经可以视为女性身体健康的“晴雨表”。中医观点认为,人体健康状况是一个整体,发生在某个部位的不适或病变可能与全身其他部位及组织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换句话说,很多看似与月经不相关的身体组织可能也会影响女性月经状况。

  月经量的多少、月经期间疼痛程度严重与否、月经是否规律等,都是月经状况的体现,而这些因素又容易受到人体整体健康状况的影响,举例来说,如果身体受寒,这种寒气对人体的影响可能会反映在多个方面,如头疼等,有些月经痛也与身体受寒有关,即寒气可能侵袭人体,引起宫寒,从而导致月经疼痛。

  子宫虚寒或可导致月经不规律、受孕困难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宫寒是指子宫虚寒,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子宫寒冷。中医中有百病起于风寒的说法,而宫寒在妇科病及妇科不孕症因素中约占50%以上。另外,中西医对子宫概念的理解也存在差别,(中医中子宫的概念范围更大,包括子宫、卵巢等多种器官在内),因此所涉及的症状表现范围也更加广泛。

  具体来说,中医中所说的子宫虚寒涉及患者出现的多种临床症状,包括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量少且色黑及月经前或经后小腹疼痛、白带清稀量多等,不少女性的痛经会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这也与子宫虚寒有关。专家表示,宫寒不仅对女性生理造成损害,虚寒的子宫也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与发育,致使女性受孕困难,症状严重者甚至有可能导致不孕或妊娠后胎儿发育迟缓等。

  ■ 健康提示

  冬季注意保暖 

  子宫虚寒可能引起月经疼痛、月经不规律等多种情况,虽然子宫虚寒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与天生体质有关,但这并不意味着子宫虚寒的预防无从谈起。

  如前述提及,子宫虚寒的出现与饮食等生活习惯有密切联系,因此,预防子宫虚寒,女性一方面要尽量避免生冷饮食,即便是在天气炎热的夏季,也应少吃冷饮,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冬季更要注意保暖,从而防止寒气侵袭人体。

  另外,红糖生姜水是不少人用来防寒方法,在寒冷的冬季回到室内,可以用红糖与几片姜片一起煮水服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祛除寒气,在预防感冒的同时,也可以起到暖宫的效果。

  ■ 探因

  生活习惯也可导致宫寒

  子宫虚寒引起的症状让不少女性难以忍受,一月一次的月经,对有些女性来说,可以算做一场噩梦,有些女性的月经疼痛甚至严重到需要靠药物或输液缓解。

  究竟哪些原因可能导致子宫虚寒?具体来说,体质因素与后天饮食等生活习惯都有可能引起子宫虚寒。

  一方面,子宫是否虚寒与个人体质有很大关系,人生而不同,一些女性由于体内“阳气”不足,平时就容易怕冷,手脚经常发凉,尤其是在冬季,要经常借助暖水袋等才能入睡。这些人也更容易出现宫寒症状。有些人则不然,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女性夏天吃冷饮后就容易月经疼痛或肚子痛,有些女性则不然。

  除了先天因素外,生活习惯与人体健康状况也息息相关。中医观点认为,女性体质属阴,因此不可贪凉。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冷饮、冰茶、瓜果等寒凉之物也不应贪多。有些女性爱吃冷饮,甚至在月经期间也无所顾忌,这些食物进入体内会消耗阳气,导致寒邪内生,侵袭子宫。值得注意的是,冬季也是防子宫虚寒的重要季节,一方面,冬季本就天气寒冷,这也给了寒气侵袭人体的机会。另一方面,女性本就体质属阴,在寒冷的冬季,更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出于更加美观等考虑,初冬季节,不少女性为“风度”而舍弃“温度”,大街小巷穿着单薄者比比皆是,其实这些都给寒气提供了侵袭人体的机会,成为出现宫寒症状的重要原因。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