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书评周刊

王安忆的小说课《匿名》的世界

2016年01月0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插图/高俊夫

  用小说探索思想

  “王安忆的写作非常具有挑战性,中国找不出第二人。她在跟自己过不去,所以她走的道路也是越来越复杂。”长期关注王安忆创作的文学评论家陈思和,在看完她的最新长篇小说后,给出这样的评价。

  上海作家王安忆,作为中国当代文坛重量级的作家,在新时期文学的每一个阶段都保持着活跃的创作姿态。早期的王安忆以书写知青题材起步,之后眼界逐渐放宽,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风华、五六十年代的新社会蜕变、“文革”运动、上山下乡、改革开放,乃至于前朝往事的种种声色,无一不是下笔的对象。她的作品已经在批评者的解读中形成了一种定论:“雯雯”系列是个人经验的抒发,《小鲍庄》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三恋”系列是性爱小说的突破,《纪实与虚构》是新状态小说的典范,《长恨歌》是海派文学的传承……事实上,小说家王安忆一直都无意于迎合任何一种写作归类,她的小说创作,从创作意图到审美表达,从不放弃探索。小说在每个转折处所呈现的每种变化,都是以文本为渠道,进行精神探求的结果。

  距离上一部把目光放在明代、窥视道德以外的声色世界的长篇小说《天香》过去了四年,这一次的王安忆,比以往用力更猛,她的小说美学探索,已经越过了描写人世间日常生活的领域,而转向呈现一个与现实保持距离的“大故事”,带上了强烈的形而上意味。这部小说叫做《匿名》,以一场阴差阳错的绑架案为开端,描写一个现代社会的文明人,远离城市文明,被抛向荒蛮深山里艰难求生的故事。小说通过论述这个人逐渐从人类原始状态一步步自我进化、自我命名、自我建构所处世界的过程,来探讨人类与历史、语言与文字、文明与时间之间的玄妙关系。

  作为王安忆文学创作四十周年之际又一次的全新艺术尝试,《匿名》极具叙事特色和思辨意味,它的探索性甚至走得更极端,王安忆直言“这是一次新鲜的写作,也是一次精神损耗巨大的写作”,她说写完以后,心里惴惴不安,前所未有地盼望得到回应。

  所以,王安忆这一次的变化有点大,《匿名》是一部遍布陷阱的“野心”之作,它不是类型小说,不属于“批判现实主义”,它从个体出发,思索整个人类文明的属性。它难以被归类,不能被概括,这一切只因为,这一次,王安忆试图用小说的形式,来承载思想的重量。《匿名》的世界,是抽象美学的世界。

  撰文/新京报记者 柏琳

  详见B02-B07·主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