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文娱新闻·现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6:文娱新闻·现场

大型艺术展览亮相北京紫禁城太庙艺术馆,展出三百多件/组现当代艺术家作品

穿越敦煌,聆听“文明的回响”

2016年01月14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叶浅予1954年临摹作品《射手》。
王冬龄2011年作品《大吉》。
刘玉权1960年临摹作品《飞天藻井》。
彭薇2006年作品《芙蓉白鹭》。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之地”,多元文化的荟萃浇灌出了灿烂的敦煌文明。清光绪年间,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惊艳了世人,此后敦煌也吸引着一代代的艺术家前往朝圣。1月12日,“文明的回响(第一部):穿越敦煌”大型艺术展览在北京紫禁城太庙艺术馆开幕。这次大展由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总工会、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总策展人,展览将持续到3月16日。

  范迪安介绍,此次逾三百多件/组展品贯穿了“古今对照”的策展思路,汇聚了来自敦煌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所藏的现当代美术名家的敦煌壁画临摹、意临作品,并特邀一批当代艺术家在精神内涵上与敦煌主题相通的作品,呈现一场跨时空的文明“穿越”之旅。“展览的第一部分作品是敦煌研究院所藏的精美的莫高窟壁画的临摹本,因为原作不能移动,也可以说是莫高窟壁画副本。第二部分是藏于央美美术馆的名家名师临摹作品,这些作品既是美院为了教学,研究古代遗产,一代又一代老师、学子们前往敦煌所做的努力,也带有他们自己的研究和创作印记。第三部分是邀约了一批不同种类、媒材的艺术家的创作,有中国水墨画、油画、雕塑、装置、影像等等,这些作品古今并置在一起,使我们更清晰地感觉到敦煌艺术本身就是穿越了古今和中西的文明文化的结晶,敦煌艺术更是20世纪以来几代中国艺术家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到今天依然感召着艺术创造的情怀”。

  ■ 导览

  作为“文明的回响”系列展览的第一部,此次展览以敦煌为起点,通过“凿空”“飞天”“司乐”“供养”四个主题篇章,串联起魏晋南北朝到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敦煌艺术作品,以及现当代的名家名作。

  凿 空

  展览的第一章“凿空”,意指两个时空的交汇和融通。展厅内,由敦煌研究院提供的古代壁画临本,董希文、叶浅予、詹建俊、吴作人等现代艺术大师的意临、写生作品,真实再现古代丝绸之路上经贸与文化交流的场景,展现了佛教艺术的精深。而当代艺术家徐龙森、丁方、展望、金日龙、王刚、章燕紫等人以不同的艺术手法对洪荒开辟和山形地貌的“再造”,谢振瓯、邱志杰、刘佳、于凡等对敦煌和丝绸之路上文化交往,莫高窟当代景象的描绘,以及武艺、邬建安、向京、杨惠姗等对佛本生故事等不同母题的演绎,贯通古今的设置,也引发观者对于“凿空”的思考。

  飞 天

  “飞天”无疑是敦煌文明最经典的艺术形象。在这一章中,飞天壁画、藻井临本展现了飞天形象传入中国后的演变。除了老一辈艺术家戴泽、陆鸿年、邓白等人临摹飞天的作品,更有徐冰、陈鸿志、李天元等当代艺术家从今人视角,将藻井的观看方式和飞天的视觉特征转化为创作素材的做法。而江大海、喻红、胡明哲、王光乐等人通过材料实验和创作方法研究的方式,重新诠释“飞天”造型的多重含义。

  司 乐

  众所周知,莫高窟壁画中有大量的乐舞伎的形象,堪称古代乐器、舞蹈史的“博物馆”。“司乐”一章再现了大量以音乐、舞蹈为题材的古今创作。史金淞、王雷等人对经卷书帛和经变故事的表现,王冬龄、李洪波等人对乐舞姿态进行提炼,而作曲家谭盾也以其音乐作品,诠释这一幅“千年声音地图”。

  供 养

  展览的最后一章“供养”,是一幅壁画供养人的中国古代肖像史。这些供养人就是出资建石窟的佛教信徒,有帝王将相、僧官寺主,也有黎民大众。供养人为主题的壁画中描绘了生动的信众群像,也令人一窥古人的物质生活场景。孙宗慰、吴为、孙景波等大师读解古代肖像造型方式的同时,不自觉流露出新时代的审美特征;吕越、楚燕、彭薇、张凡等艺术家通过服饰、饰品等不同媒介将传统图式引入当代设计;而陈志光、李一、艾敬则从材料装置入手表达供养主题。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陈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