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霾】
2015年前十个月,北京经常可见的蓝天让市民感受到空气质量的改善。而入冬以来的11月和12月,京城上空却常被雾霾笼罩。对于供暖季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问题,昨日的北京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委员们从机动车出行、污染源治理、公共设施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机动车管理方面,市气象局副局长王迎春建议,通过“低碳积分”、商业车险免费延期等鼓励市民减少机动车出行。燃煤污染方面,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表示,可通过安装空气源热泵等方式减少污染。谈到治霾时间表,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表示,相信五年内北京的雾霾会大大减轻。
2015年PM2.5数据分析
前10个月PM2.5累计平均浓度69.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8%。
11月、12月发生重污染8次,共22天,使全年PM2.5平均浓度抬高到80.6微克/每立方米,超出国家标准(35微克/立方米)1.3倍,同比下降6.2%。
PM2.5治理目标
到2017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十三五时期(2020年),比2015年下降15%左右。
2030年,有望达到国标(35微克/立方米)。
1 原因
不利气象条件和污染物排放
对于去年北京天气状况的前后对比,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王迎春表示,去年前10个月,北京市民明显感觉到蓝天多了,事实也如此,PM2.5在大力治理下,累计浓度降到了69.7微克每立方米。不过,11月、12月雾霾天气明显增多,平均不到三天就一次重污染,使得全年的平均浓度拉高到80.6微克/立方米,超过了国家标准的1.3倍。
王迎春介绍,如此极端的前好后坏的原因,“帮凶”是极端的不利气候背景,也就是超强厄尔尼诺现象。但气象条件只是外因,元凶仍然是污染排放强度大,主要包括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据市环保局公布的信息,北京采暖季重污染发生时,PM2.5浓度迅速提升,约60%源于燃煤“贡献”。在北京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地区仍有300万-400万吨散煤,占生活、采暖用煤的一半,其中不乏劣质煤。此外,北京561万辆机动车也是本地大气污染一大排放源。
2 治煤
重在治理城郊和农村散烧煤
燃煤整治方面,多位委员表示,应重在治理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地区的散烧煤。
王迎春认为应重点加大对散煤生产销售企业的严格执法,通过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和征收超标污染税等,来促进燃煤生产和销售企业购进环保设备、技术和产品等。
市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表示,经调研,北京郊区和农村周边的居民每户烧煤量约一吨到四吨,一年消耗煤量合成规模是396万吨标煤,其中360万吨是用来冬天采暖的。尽管烧这么多煤,能耗高,花钱也多,但是房间温度才15摄氏度或更低,采暖效果差,污染严重。
江亿建议,可以通过空气源热泵技术(一种通过自然能获取热源的节能、环保制热技术)来取暖供热,一冬天下来既能保障室内温度,费用减少一半,也减少了用煤,目前司马台村全村做了改造。其次,可以把玉米秸秆和树枝等加工,通过秸秆压缩变成颗粒,好的燃烧器燃烧效率能达40%(直接燃烧不到10%)。相关部门可以把设备租给各村,剩余部分还可以进入市场流通。
3 煤改
依靠电和气降低供暖成本
“要解决雾霾问题,必须依靠电和气的路子。把煤送给燃煤电厂集中控制,居民家庭中则以电和气为主。这也是国际经验。”市政协委员、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说,根据他的研究,“十三五”期间,全国天然气会供大于求。供电方面,去年下半年以来也批了很多电厂包括核电站,供应也不会有问题。
他表示,“十三五规划”也将重点进行散煤防治,在平原地区停止用煤后,郊区用国家补贴的方式鼓励用气和电取暖。“估计明后年会有大的突破。”
具体措施方面,他建议,首先是对供电和供气线路的改造,同时强制在农村推行区域集中供暖、家庭电采暖、燃气采暖等清洁方式。此外,应对城镇老旧小区和乡村住房开展保温改造工作,“通过节能达到经济账上的平衡”。
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发电工程部副总经理李京一也表示,目前天然气价格下跌,供应比较充足,广大农村地区可以大力推广用瓶装液态气,“这可以大量减少散烧煤的使用。韩国的乡村都这么取暖,但它比烧煤更贵,政府可以研究一下补贴方式。”他说。
此外,李京一认为,目前虽然北京几个热电厂已改成燃气,但农村采暖用煤量依然很大。他建议,从环保和效率的角度考虑,北京郊区最好适当城镇化,这样,供热供水等成本会更低。
4 减排
“以奖促治”新能源车租赁
在供暖季机动车的减排措施上,王迎春建议,可以通过“以奖促治”的方式,鼓励和引导市民转变观念,从而改变出行方式,并制定多种奖励措施,包括精神荣誉的奖励、商业车险免费延期、路边停车时间奖励和抵扣驾驶证积分等。
例如,可以实行“低碳积分”的方式,通过信息系统监控每辆机动车每月的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其“添污”数量,并设定一个“低碳排放”的标准值。如果一辆机动车的排放量低于这个标准值,就可获得“低碳积分”,并给予相应奖励,让市民感受到绿色出行的益处。
减少机动车出行后,如何保障居民交通便捷?对此,王迎春表示,减少机动车出行强度的前提是完善公共交通,形成便捷的公共交通全覆盖,完善轨道交通和汽车租赁业。
她建议,可以在当前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基础上,发展新能源汽车租赁业,在地铁站、大型交通换乘点、交通枢纽处等区域设置“新能源汽车租赁点”,并建设立体型车库,市民可以选择地铁出行后,租赁电动汽车进入城市核心区。未来,希望三环以内,只有地铁、公交和新能源车出行。
5 限行
不应简单通过限行解决问题
对于机动车限行政策,多位委员表示,不应简单通过限行来解决问题。
常纪文认为,虽然目前《立法法》规定地方政府可以对此作出法律规定,但这样的行政手段,最好是等其他的公共政策都用完了,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再来限制事权。
“比如可以用拥堵费这样的经济手段,如果其他措施都没用,那再考虑限行,不要动不动就单双号,否则人家一个星期三四天限行的,这怎么忍受?”常纪文说,经济措施来调节、电子拍照、GPS定位这些方法都很好。
他认为,单双号限行应该顶多只在重污染天红色预警时才采纳,日常的限行手段应该至少在其他经济手段都采取过了再考虑使用。
常纪文表示,在各种措施多管齐下之后,“相信五年内雾霾会大大减轻。”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婷婷 金煜 程媛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