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封面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0:封面报道

市政协会议收到提案超千件

多位委员提交教室安装空气净化器提案,多位委员提出普及电动车充电设施

2016年01月25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昨日,北京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台盟、台联、侨联、特邀界别岳鸿声在发言。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新京报讯 (记者王姝 沙璐)截至前日中午,北京市政协第十二届第四次会议一共收到提案1000余件,今年委员们关注的仍以民生问题为主,且与社会热点联系紧密,雾霾治理和预警、新能源车发展等都是出现率较高的题目。

  十几位委员就治污提建议

  雾霾问题颇受关注,2015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6.2%,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投入165.4亿元用于治理大气污染,实现PM2.5浓度下降5%左右。

  十多位委员就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应急预案设计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如政协委员朱良就建议修订《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增加“准红色预警”等级。

  此外,有关教室空气净化器的安装也是委员们关心的重点问题,超过十位委员提交了相关提案。如有委员建议政府增加预算用于改造中小学教学楼的空气净化系统,也有委员表示,安装空气净化器既要包括公办,也要包括民办。

  新能源汽车也是委员们关心的问题之一,2016年,北京市继续积极推广新能源车,在2016年部门预算中,将安排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资金17亿元。对于新能源车的推广发展,多位委员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包括加强新能源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电动车充电设施以及老旧小区安装充电桩等。

  全面二孩相关议题成热点

  随着“二孩”政策实行,多位委员提出了相关方面的建议,包括“二孩”政策实行后教育政策调整、统筹医疗资源降低孕产风险等,“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各项政策的衔接和配合也成为2016年北京市政协协商的一个重点题目。

  ★现场

  提案几年问题没解决?委员建议设反馈制度

  昨日上午,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议程为讨论政协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不少委员都围绕如何提高提案的办复质量展开讨论,有的委员反映几年前提交的提案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建议建立提案办理的事中反馈制度;有的委员则提出,有的提案涉及的问题确实是短期内难以实现的,对于这样的提案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跟委员沟通,避免委员就一个问题连续多年提交相同的提案。

  “我几年前提交的一个提案,今年又提交了,因为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市政协委员巨勇在小组讨论时说,几年前他曾经提交一个跟市政绿化设施改造有关的提案,但是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所以本次会议他再次就此提交了提案。他建议建立提案办理事中反馈制度,由负责办理提案的部门在办理过程中,定时反馈办理情况,解释清楚遇到了哪些难点和阻力?由此,才能推动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巨勇的发言,引发了小组的热烈讨论。市政协委员尉志武、张济山几乎同时插话,“在提案前应注明:几年前提交过”;“有时标题就可以注明,再提案”,其他委员也补充说,标题注明“再提案”希望可以引起负责办理的部门的充分重视。

  市政协委员刘以农表示,针对一个铁道口的设置问题,他已经连续7年提交提案,反映的其实都是同样的问题,“负责办理的部门态度很好,每年都会跟我沟通,我对他们的态度非常满意,可是,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所以我每年都会提”。

  另一小组也在讨论,为何有的委员会连年提交相同问题的提案?市政协委员梅宁华曾任北京市文物局局长。他回忆说,当年他就曾遇到这样的“年年提”委员,其反映的问题当时难以解决,“怎么办?我邀请委员到单位视察调研”,他说,让委员实地了解解决问题的难点在哪里?为何目前解决不了?通过这种沟通方式,委员很满意。 新京报记者王姝 沙璐

  ★提案

  委员建议北京绿化应培育大树

  在市政协第十二届四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岳鸿声提交了有关培育“大树”的提案。

  岳鸿声建议,启动“平原地区栋梁之材培育工程”,有计划地培育大树和发展生态林木种群,避免砍大树栽小树的无用功和重复建设,要使北京的树成为长寿树,而不是短命树。

  岳鸿声表示,自己生长在北京,小时周围的大树非常多,“那时住在现今的王府井百货大楼后身,记得院里有几棵大枣树和国槐,每至春夏院里枣花、槐花飘香,听老人们说,那些树已经有上百年了。后来盖百货大楼,小院儿拆了,树砍了”。

  现状

  受保护的古树名木只有4万余株

  为了这项提案,岳鸿声多次走访北京的郊野公园,与植物学家沟通,还去市园林局与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

  现在北京市的大树情况比较糟糕。据岳鸿声介绍,北京行政区划内总面积为16808平方公里,区内森林覆盖率达41%,但目前列入一二级林木保护的古树名木只有4万余株,且大部分集中在皇家园林和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城市发展建设,这个数字一直以来处于只减不增的状态,城市中心的大树越来越少,园林之外的原始林木和植被更是被严重破坏。

  岳鸿声表示,在城市开发中,林地绿地往往作为最廉价的征占对象,同等面积的城市林地、绿地占用成本比私搭乱建的违章建筑成本要低很多倍,“这就造成了树给路让路,树给工程让路,所以很多成片的大树林都被轻易地砍掉了”。

  砍掉容易,再生很难。岳鸿声表示,大树一旦被砍掉就无法再生,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政府和民众应该认识到大树的重要性,从成本角度,越大的树,保护成本低,可以避免重复浪费;同时,从生态环境角度讲,大树对于生产氧气、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非常重要,国外的很多大城市都有大片城市森林,这也是建设文明城市、宜居城市的必要标志。

  问题

  绿化不应只关注数量和面积

  通过调研,岳鸿声发现,现在的植树造林追求亩数和完成任务量,忽略了树种选择和大树保护,缺乏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随着城市发展,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了植被的重要性,在和园林局相关部门座谈时,岳鸿声发现,目前北京很重视平原绿化,每年也拨大量的资金去大片造林,从今年的政府报告也可以看出,政府越来越重视环境环保,但是,绿化中更多的是追求亩数、面积、种植数量,达到的百分比等,缺乏对大树树种的设计和选择。

  此外,通过与国外一些绿化发达的城市相比,岳鸿声认为,我们在绿化时忽略了生物的多样性和绿化的长远规划。

  岳鸿声表示,之前在绿化时有些过度追求城市美观,过多考虑立体的园林效果,如草坪、花圃等。而自己去温哥华时发现,那里的树大、树粗,而树倒了,也没人扶,没人管,经当地人解释,这是考虑生态的需求,因为树倒了、树枯了,还会有很多附生的动植物在生长。

  建议

  启动平原地区栋梁之材培育工程

  通过调研,岳鸿声发现不少环保组织、包括一些委员提案中虽然关注绿化,但很少关注种的是什么树和大树保护,因此,他提出建议,启动“平原地区栋梁之材培育工程”,提升北京城市生态环境水平,并逐步把北京建设成为森林城市,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像建筑一样,去设计树木的百年工程,对子孙后代都是有好处的”。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培育大树、避免砍大树栽小树的无用功和重复建设,使北京的树成为长寿树,而不是短命树,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城市水土资源利用、保护成本,又可持续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在这里,岳鸿声表示,必须大幅度提高林地占用和林木损害赔偿标准,强化立法和执法力度。二是充分搞好科学调研,摸清北京古树、大树分布底数,选择适宜在京津冀地区培育生长的高大乡土乔木树种作为培养对象。

  此外,之所以称为“工程”,岳鸿声表示,就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和完整的规划,包括远景设计、近期设计,要考虑到城市20年以后的发展形势。 新京报记者 沙璐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