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置地、融创、华夏幸福基业、绿城2015年的销售额均突破700亿元,土储丰富,两年内或冲击千亿规模
| ||
|
销售额冲千亿,对于任何一家房企而言,都是一个里程碑。在国内销售额TOP20的房企中,尽管这三年,“千亿房企”阵容始终扩容未遂,保持7家;然而紧跟在它们之后的还有6家企业,2015年其销售业绩均已突破600亿元。对于千亿目标的达成,或者只是时间问题。
追逐千亿不盲目
按照2015年的房企销售额排名,前七名为“千亿房企”(万科、绿地、恒大、万达、保利、中海、碧桂园),紧随其后的有华润置地、融创中国、华夏幸福基业、绿城中国、世茂房地产和金地集团,分列第8至第13名,均已突破6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六家房企都已经或曾经提出实现千亿目标,并列出了明晰的时间表。
对千亿的目标,华润已暗中部署多年,并于2014年提出。2015年,华润的销售额达到851.5亿元,是“准千亿”成员中表现最强悍的一家。今年,华润置地若能在去年基础上保持17%的增长,即可跻身千亿俱乐部。
克而瑞的研究结果显示,第二梯队的房企尽管每年都能确保一定业绩增速,但因整体布局和规模扩张已经基本完成,要迈入千亿大关还需一定时日。
记者通过梳理公开资料发现,尽管多家房企都将“千亿”作为目标,但对其实现的过程更趋理性。即便是目前销售额已超700亿元的融创和绿城,也仅仅将千亿目标的实现放在2017年。此外,曾在2014年立志要突破千亿的世茂,当前也开始主动弱化这个目标,并加强修炼“内功”。
弱化三四线布局
新年伊始,上述“千亿房企”后备军已小跑前进。中原地产统计显示,截至1月25日,融创、华润、世茂等房企在以一二线为主的核心城市斩获了地块。而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20家标杆房企在土地市场挥金3517.13亿元,其中一线城市的占比高达50.74%,创造了历史纪录。
“一二线城市的销售对于整体业绩的贡献占比较大,未来我们在拿地时仍然会关注一线或准一线以及核心的二线城市。”某港资房企相关负责人道出了“准千亿”成员们共同的心声。最近两年,在一二线城市布局广泛的企业都有着销售业绩的保障,而这一趋势或将持续、突出。
华润管理层近期公开表示,未来将减少在三四线城市的曝光,逐步退出这些城市。无独有偶,融创方面也称,两年内将继续深化布局核心级二线城市;绿城也明确指出,要消化掉在三四线城市布局的大量库存。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市场总量就那么多,一手房市场的天花板已经能够看到。房企如果按照原有的增长模式,或许还有2-3年快速发展的空间,而未来最大的问题就是选择向什么方向发展。”
■ 冲击千亿直击
华润 北深发力 业绩加码
2015年销售额:851.5亿元
土地储备:4004万平方米 潜力指数:★★★★★
按照2015年初设定的780亿元目标,华润置地851.5亿元的业绩达成全年目标的109%,同比2014年的692亿元有超过23%的增幅。有分析人士指出,华润置地2015年业绩的大幅进步,很大程度得益于一线城市高货值与快速去化。若以2015年的851.5亿元作为基数,华润置地在2016年只需保持17%的增长,即可跻身千亿俱乐部。
在北京,华润2015年的签约额、营业额双双破百亿。华润置地2015年初与首开、平安联合体以86.25亿元拿下的白盆窑地块,年末已经实现了自住房“花香四季”与限价房“花香苑”的开盘销售,总共签约3000套,揽金50亿元。此外,卖了十年的萬橡府在2015年也成交192套,均价62119元/平方米,总成交金额24.33亿元。数据显示该项目自2006年起销售的十年间,累计签约额超过150亿。
如果说北京市场的突然发力助华润业绩攀升一臂之力,那深圳市场的深耕则成为华润业绩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位于深圳南山区的华润城以成交1744套、累计成交金额111.42亿元的成绩,成为全国单盘销冠。
值得一提的是,华润置地2015年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重金布局拿地,这无疑会为未来的销售业绩加码。在北京土地市场最火的丰台,2015年成交的14宗土地中,华润联合体摘得3宗,包括86.25亿元的“总价地王”白盆窑地块,以及合计86.9亿元的亚林西两宗宅地。在上海,华润华发联合体分别在2015年3月和6月,以总价70.52亿元和87.95亿元拿下闸北大宁两宗地块,两度刷新上海年度总价地王纪录。此外,母公司注入也是华润置地扩大土地储备的一个方式,比如深圳湾项目预计在2016年注入。
华润置地管理层也在机构调研时强调,扩大土地储备和潜在的资产注入将为公司带来丰富的低成本土地资源,并在2016年实现较高的毛利率。
B10-B11版数据来源:克而瑞及公开资料。具体以企业发布为准。土地储备数据除金地为截至2015年底外,其余为截至2014年底。
B10-B11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捷
(下转B11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