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书评周刊·历史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3:书评周刊·历史

对话徐宁:文明夹缝中的女性世界(2)

2016年01月3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无锡市立女子职业学校刺绣上课摄影。
启明女中。
位于现黄浦区的上海最早的女子学校裨文女塾。

  (上接B12版)

  从认为女性适合搞暗杀 到注重女性“完全之人格”

  新京报:从晚清维新运动到辛亥革命,女性尤其是女学生的人生和家国命运联系在一起,她们被视为是“有益的人才”,是资源,是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舆论声音,也有相关事件,但“缺乏对女性自身发展需求的考虑”。这种缺乏,对女性群体的发展尤其是自我意识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徐宁:晚清以来,在政治因素的驱动下,女性在社会和国家中的作用被深入发掘,女性开始将目光从家庭中扩展到外面的广阔天地,这是一种进步的转变。但女性不仅是家庭、社会、国家的一员,也是自己的主人,仅仅关注女性对外的奉献而缺乏对女性自身发展需求的考虑,确实不利于女性群体的发展。

  但我们也要看到,近代女性正是在被培育为“他者”的过程中,脱离了传统女性安于现状的状态,通过教训的总结和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自我意识。没有“他者”的对比和试错,“自我”也很难真正获得成长。人对自我的追寻从未停止过。女性自我意识的形成是个复杂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一直处于“进行时”。

  新京报:你写道,“革命女校对女性自我意识的形成起到巨大作用”,具体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因为书中探讨时,多谈女校的师资阵容和条件困窘,至于平民女校学生转入上海大学,又不在女校讨论范围内。

  徐宁:陈旭麓先生曾指出“革命与改良之于社会,如燕鹊之有双翼,舟车之有两轮。”革命女校在女校中虽数量不多,但在除旧布新方面推进力度更大,且往往追求质的转变,对于女性突破传统框架,提升斗争勇气,具有重要作用。早期的爱国女校,尚侠女校,平民女校,景贤女中等都不同程度带有革命性。革命女校虽然只是将女性作为某个领域的“革命者”去培养,但女性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地追寻“自我”,“自我”和“他者”总是缠绕在一起的。

  新京报:蔡元培任爱国女学校长时,认为女子适合从事暗杀活动;学校有炸药制造技术相关课程。蔡元培的这种观点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深刻关联。你怎么理解这时的蔡元培的说法?

  徐宁:国人自办女校的早期实践与晚清政治紧密相关。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无论维新派抑或革命派,都曾以兴办新式教育作为强国之重要手段。经元善等人创设了经正女学(即中国女学堂)欲图自强,是不触及清政府统治地位的维新活动。蔡元培等人办爱国女校也是为强国,但“鉴于满清政治之不良,国势日蹙”,因此不少人“群起而谋革命”,当时的爱国女校“含有革命性质”。在上述历史背景下,蔡元培的思想和主张是有进步意义的。

  待辛亥鼎革后,蔡元培先生具体办学主张发生变化。他曾在爱国女校演讲中表达心声:“至民国成立,改革之目的已达,如病已医愈,不再有死亡之忧。则欲副爱国之名称,其精神不在提倡革命,而在养成完全之人格。”在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具体主张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条主线。

  “女德班”是文化整合过程中需警惕的现象

  新京报:现在社会,无论是从女性,还是从男性的角度,追求成为“贤妻良母”者仍然有很多,问题在于,如今的“贤妻良母”的需求,和晚清、民国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徐宁:晚清民国时期对“贤妻良母”的呼吁更多是家国的需要,受政治因素影响大,带有浓厚的“强国保种”政治色彩,多是期望达到梁启超所述“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的功效。现代社会关注“贤妻良母”不仅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也有个人的自主选择,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突出。

  “贤妻良母”一词原为褒义词,这种需求必须放置在具体情境和历史条件下去看待。在专制和不平等的环境中,这种“贤妻良母”满足了国家的需要、男权社会的需求,但女性自身的需求则往往被置于末位甚至被忽略;在相对民主和平等的环境中,“贤妻良母”则平衡了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的需求。

  新京报:与此同时,“女德班”不时见诸新闻,除了宣扬所谓传统女德,“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还和“家国”联系在一起,比如强调“一个有德行的女人,承载的是一个国家的命运”,回溯江南女校的历史之后,你怎么解读这一社会现象?

  徐宁:我认为这是文化整合过程中的值得关注和警惕的现象。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近代以来儒家文化受到冲击,旧秩序逐渐瓦解,而新文化新秩序尚未完全建立。唐力行先生早年曾在《略论新儒学与现代化》一文中指出:“在前现代向现代社会转型时,传统文化不可能直接用来为现代化服务,必须经历一个文化核心价值重新整合的过程。文化整合的过程是一个科学化、民主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国民性改造的过程。”

  ■ 拓展阅读

  《晚清文人妇女观》(增订本)

  作者:夏晓虹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1月

  本书以晚清女性的生活思想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同时关注当时的社会背景,描绘出女性的命运是如何同历史融合在了一起。作者勾勒出晚清妇女生活中的新因素,如不缠足,兴办女学堂、女报、女子团体,这些行为的后面,是平等观念、女权意识等西方观念的东渐与落实。

  《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

  作者:曼素恩

  版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年1月

  这本书集中了女性包括女道士、女尼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诗歌)和出自男性之手的各种文献,展现出十八世纪前后中国女性文化生活的丰富性,“推开了一扇通向中国女性世界的崭新的窗口”——与“男性的凝视”构成的张力,引人思考社会性别关系、女性的自我及其价值。

  《中国妇女生活史》

  作者:陈东原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5年7月

  我国现代教育史学家陈东原,根据时间顺序,对汉代至清代,以及维新时期和近代的妇女生活状况进行了描述。本书还附录了《二十四史》中之妇女一览表,在批判传统中国在制度、习俗、生活中对妇女的种种压迫和不公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开启了认识中国妇女历史的重要范式。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