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指令性捐赠”为何老不落幕

2016年02月03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来论

  据媒体报道,日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镇有企业曝出镇政府通知捐款的红头文件。在这份强调以指令性捐款为主的文件中,列出了以镇领导为负责人的捐款计划表,其中涉及政府机关、派出所、村委会、镇企业在内的50余家单位,捐款计划在1000元到2万元不等,总额27.8万元。

  虽然没有机构统计过之前出现过多少次红头文件要求捐款的案例,但从公开报道来看,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每当这种现象见诸报端,舆论都会集中“炮轰”,但有些地方似乎没有把舆论监督放在眼里,依然我行我素。

  公益捐赠的核心是“自愿”、“无偿”。尽管在这种红头文件中也有“自愿捐赠”之类的表述,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自愿捐赠”是客套话、是幌子,实际上还是指令性捐赠。不信?你自愿不捐试试?尽管当地有关方面表态称,绝不会找不捐款者的麻烦。但聪明的人都知道,现在不找你麻烦但给你记着这笔账,在你求领导办事的时候就是秋后算账的时候,所以经济再困难,恐怕也要按文件要求捐赠。窃以为,“指令性捐赠”之所以老不落幕,首先就是因为权力任性。无论是“公函求情”、还是“文件逼捐”等,本质上都是掌握决策权的有关领导太过任性。

  红头文件代表着权力、代表着形象。因此,有必要把“红头文件”、“任性权力”彻底关进法律法规的笼子,凡违规者必须严肃追责。只有这样,才能维护企业和干部职工的权益,才能避免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受到某些伤害。

  □张海英(职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