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书评周刊

2015年的阅读回声

2016年02月2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制图/许英剑

  2015年春季,书评周刊推出了一个专题,“慢阅读”,顾名思义,就是慢慢地阅读。历史学者谢泳为我们的专题撰写了封面文章,他认为现如今获取一般通行的知识已不需要“书”,有网足够了。只有具备深度和复杂的知识,个人思考体悟相关的知识,才需要“书”,故而推测今后读书的特点,不是快,而是慢。

  所以,这个初春时节,我们愿意与大家分享另一种阅读经验,迟缓而安静的、带着私人体悟与问题意识的阅读,这些书也许在2015年一些好书榜单上短暂居留,也许从未出现在榜单上,我们的书评作者,愿意以坦诚的姿态分享他们不愿错过的理由。专题书单部分,由历史学者马勇、政治学者高全喜、青年译者戴潍娜、文化史学者毕苑、书评人伊敏志等推荐构成,他们以独立的价值判断与文化诠释,挑选了更为专业的好书,供大家在进行有目的的阅读时参考取读。专题精读部分,则都指向一些更加普遍的问题与思考。

  曾经为我们撰写马洛伊·山多尔专题文章的学者景凯旋,推荐了《捍卫热情》一书,因“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而为人周知的诗人扎加耶夫斯基,在这本散文集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人为何不能反对崇高?一个人同时接触大地和天空才会恢复力量。我们总是会回归平凡,经历了对事物真谛的顿悟,写下了一首诗歌之后,我们会去厨房,决定晚饭吃什么,是谓诗性正义。

  书评人吴宝林关注日本战后一代著名思想家鹤见俊辅的回忆与反思,他执意探究的,是一个更加普遍性的问题:抽象的思想在多大程度上能进入复杂的现实状况,并切实有效地发生作用?思想者的判断,生活者的感觉,在人类极端境况中,究竟哪一个更加可靠?他甚至继续追问,智识上的可靠者,能否保证在道德层面也依然可靠?

  行动与观念往往性质互异,莱奥帕尔迪用启示意味浓郁的笔调,刻画了这样的图景:“如若世界轰然倾倒,正直的人也不应移动分毫。如今所有的人都是正直无邪的,因为世界已经倾倒了,而谁也没有动摇。”由作家赵松推荐的莱奥帕尔迪的《道德小品》,提醒我们去反思,究竟是外在的不自由导致了内心的不自由,还是为了舒缓内心的不自由,我们注视外在的专制?

  总有一些东西,恒久地支配了人的心智与行动,即便在荒诞动荡的时代,也有能力招呼人们越过时代的错乱转向它们,并构成另一种秩序,狂澜之下另成潜流。学者肖慧所推荐的《中国青年的性恋与婚姻:1966-1976》,实在意味深长,在社会生活高度政治化,日常生活相应失序的“文革”时代,生命最原始的力量究竟以怎样的方式,对抗着革命的号召、高墙上的标语、人群中的合唱?

  人真的可以在自己身上克服一个时代吗?春节前后,一个城市女孩无法适应农村生活而与男友分手的故事,演变为一个事件性的讨论,在平等、尊严、权利等话语体系的冲刷之下,有一种声音更为悲伤。早在1934年,《中国农村》杂志发刊词就称,在近代史上,新工业和新都市的勃兴,是以农村被牺牲为代价的。到如今,落后的农村社会仿如另一个中国,竟要以这样的方式“被看见,被评议”。历史研究者谭徐锋为我们推荐的《皇权不下县》,则包含了这样的期待:放宽历史的视野,才能更加真实地理解我们周遭所在的世界。

  □书评周刊编辑部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