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部长王毅回应记者提问时称,朝鲜要谋发展、求安全,中方愿意提供支持和帮助
| ||
| ||
|
昨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G20峰会
让世界经济从中国再出发
记者:9月份在杭州举办的G20峰会是非常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当前的世界经济增长比较乏力,而G20拿出什么方案对世界经济走向都非常关键,我们作为东道国有没有提前做特殊的外交努力?
王毅:我们首次把创新增长作为重点议题,期待以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为契机,制定一份世界经济创新增长的新蓝图。我们强调改革特别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推动主要经济体就此形成新的共识,合力把世界经济重新拉回到强劲复苏之路。我们把发展问题放在宏观政策协调的突出位置,推动G20成员率先制定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行动计划,以此来带动世界的包容和联动发展。我们相信,这次峰会一定能开成一次提振信心的会议,凝聚共识的会议,指明方向的会议。让G20从杭州再出发,让世界经济从中国再出发。
朝鲜半岛问题
一味迷信制裁和施压是不负责任
记者:中国同意的对朝制裁决议被评价为联合国史上最严厉的制裁。中国外交部给出恪守的承诺,中国政府将做出怎样的努力?
王毅:2270号决议不光有制裁,还重申要支持六方会谈,要求各方不要采取任何可能加剧局势紧张的行动。所以中方认为,2270号决议需要全面完整地加以执行。制裁是必要手段,维稳是当务之急,谈判是根本之道。
目前半岛局势剑拔弩张,充满火药味,如果紧张加剧甚至失控,对各方都将是灾难。作为半岛的最大邻国,中方不会坐视半岛稳定受到根本破坏,不会坐视中方的安全利益受到无端损害。我们强烈敦促各方理性克制,不要再激化矛盾。
半岛问题的最终解决,要综合施策,对症下药,一味迷信制裁和施压,实际上是对半岛的未来不负责任。为此,中方提出实现半岛无核化和停和机制转换并行推进的谈判思路,无核化是国际社会的坚定目标,停和机制转换是朝方的合理关切,两者可并行谈判、分步推进、统筹解决。这样既公平合理,又切实可行。
中朝关系
对朝方推进核导计划不会迁就
记者:您刚才也提到中方不会无视半岛地区的稳定被破坏,是不是意味着一旦发生战争,中国会再来一次“抗美援朝”?
王毅:中国既重情义,也讲原则。我们珍视同朝鲜的传统友好,朝鲜要谋发展、求安全,我们愿意提供支持和帮助。但同时,我们坚持半岛无核化的立场毫不含糊,对朝方推进核导计划,我们不会迁就。应该清楚地看到,无核才能和平,对话才是出路,合作才能共赢。
南海问题
航行自由不等于横行自由
记者:中国政府不允许外国人,包括外国记者访问自己在南海的岛礁,这给大家带来的一个印象好像中国要隐藏什么,是这样吗?
王毅:南沙群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只要是炎黄子孙,都守土有责。我们从来没有,也不会提出新的领土要求。
中国在自己岛礁上建设防御设施,这是国际法赋予的自保权和自卫权。中国不是在南沙最早部署武器的国家,也不是部署武器最多的国家,更不是军事活动最频繁的国家。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军事化,但是我想军事化这顶帽子扣不到中国头上,有更合适的国家可以戴。
作为南海最大的沿岸国,中国最希望维护南海的航行自由。实际上在中国和本地区国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南海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最自由的航道之一。我想提醒的是,航行自由并不等于横行自由,如果有人想把南海搅浑,把亚洲搞乱,中国不会答应,本地区绝大多数国家也不会允许。
领事保护
预防性领保是今后工作方向
记者:去年中国内地公民走出去的人次已超过1.2亿,但是面临的海外风险也在逐步增大。去年中国政府从也门冲突和尼泊尔地震灾区都接回大量中国公民。外交部还会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的安全?
王毅:领保工作永远在路上。事先预防而非事后补救,才是最好的办法。预防性领保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方向,比如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普及,在有条件的国家设立警民合作中心,聘用当地领保联络员等。我们要把领保工作的关口向国外前移,缩短领保反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尽量把问题解决在当地,避免大规模转移带来不必要损失。总之,人民的利益大于天。同胞走到哪里,我们的领事保护就应跟随到哪里。
中国外交
习近平三年出访环绕地球10圈
网友(“外交小灵通”):去年习主席出访八次,王毅部长您本人也是一个“空中飞人”。我们很好奇,中国外交这么忙,究竟在忙什么呢?
王毅:中国外交这几年确实非常忙,但忙得很有必要、很有收获。必要,是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三年来,习近平主席20次出访,相当于环绕地球飞行10圈。所到之处都刮起强劲“中国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人的腰板越来越硬。收获,是因为中国的外交不仅“高大上”,而且“接地气”。大家看到,中国的领导人甚至我们的主席、总理,都在出访期间亲自做“讲解员”和“推销员”。他们心中想的是国内的发展建设,装的是人民的利益福祉。
★特写
外长记者会上的小细节
“部长看这边!”
昨日10时,外交部部长王毅准时出现在外长记者会现场。他的第一件事不是落座宣布发布会开始,而是站在台上,“配合”全场摄影记者拍照。
中间、左、右,他微笑着逐一转向不同机位,之后双手向下按,似是示意现场可以“降降温”,发布会即将开始。
他先向女记者致意,之后才开始回答问题。去年3月8日的外长记者会上,王毅也是先问候了女记者、女同胞。
左手拇指与其他手指捏紧,像是“7”的手势;双手摆成一个“八”字,仿佛略向下压;右手转动笔杆,或是上下轻微挥动……在回答19个问题期间,王毅的双手依据不同回答内容,展现出丰富而优雅的肢体语言,每个动作都引起一片闪光灯声。
偶尔,王毅还会点评记者的问题,“这个问题抓住了关键”等。
记者会进行了1小时50分钟后,王毅即将回答的最后一个问题并非来自现场,而是通过网友传过来的隔空提问。这也是外长记者会上,首次有“网友”提问,回答“中国外交这么忙,究竟忙什么”。
他以数据作答,介绍3年来,习近平主席20次出访,相当于环绕地球飞行10圈。
回答完问题,王毅还不忘推销一下“外交小灵通”,让大家有兴趣的话,点击一下“外交小灵通”,引起全场笑声。 12时,本次外长记者会结束,王毅走下主席台时,照例有记者追访,他指指左腕上的手表,示意“时间到了”,但还是留心着记者们的问题,偶尔驻足简短回复。
★声音
谈中美关系
王毅:中美作为两个大国,既有合作,也有摩擦,这可能是一个常态。今天早上我刚听到一个消息,美国对中国的企业进行贸易限制。这不是一个处理经贸矛盾的正确做法,损人而且不利己。面对这个常态,我们的工作就是要直面和解决问题,扩大和深化合作,同时努力把摩擦、分歧变成合作。
摩擦产生的根源还是美国总有一些人对中国抱有战略疑虑,担心中国有一天会取代美国。我们无意取代或者领导谁,建议美国朋友更多地学习体会一下中国五千年积淀的历史文化传统,不要动辄套用美式思维来判断中国。
谈中俄关系
王毅:中俄关系是成熟、稳定的。我们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在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牢固基础上,也有着加强合作、互利双赢的巨大需求,完全经得起任何国际风云的检验,不会因一时一事而改变。
谈中日关系
王毅:由于日方在历史等问题上的错误做法,这些年中日关系确实伤得不轻。尽管在双方有识之士努力下,两国关系出现改善迹象,但前景仍不容乐观。因为日本政府和领导人,一方面不断声称要改善日中关系,一方面又不断到处给中国找麻烦。这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双面人”的做法。
我们当然希望中日关系能够真正地好起来。但俗话说“治病要断根”,对中日关系而言,病根就在于日本当政者的对华认知出了问题。面对中国发展,究竟是把中国当作朋友还是敌人?当作伙伴还是对手?日方应认真想好这个问题,想透这个问题。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黄颖 实习生 郭锰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