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王娜娜被冒名案,线索岂能说“断”就断?

2016年03月2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 观察家

  王娜娜被顶替上大学案中,户籍信息被篡改,传承有序的档案被篡改,这些是明摆着的线索,怎么就是“线索中断”呢?

  因对方家属一句“折腾到联合国都没有用”遭曝光的王娜娜被冒名顶替上大学案,正在遭遇尴尬的调查结果——“线索中断”,周口调查组称没发现渎职犯罪、受贿的证据,9名相关责任人只受到了警告等轻微行政处分。对此王娜娜回应:很无奈。

  冒名顶替者张莹莹的父亲一口咬定:当年收了3000元钱、全程“操盘”的是张的舅舅(时任商水县自来水厂厂长),而这位舅舅2005年就已去世了,他不知道钱是给的谁,怎么操办的。而调查组则把板子打在软绵绵的“部分人员对工作不负责”上,至于事情详细经过,至今成谜。

  眼下多名官员被溯责,但对官员追责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是真相,没有真相就谈不上彻底追责,而连当事人当初怎么“被偷走了人生”都不告诉她,也谈不上还当事人以公道。

  事实上,即便“操盘”者张莹莹的舅舅死了,本案线索还是不能形成“闭环”,矛盾和线索明摆在那里,让公众很难相信真相是因“线索中断”而不能追下去。

  首先,假冒者不仅是假冒了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么简单,而是被伪造了人事档案和身份信息,这些是进入了公安的户籍、身份系统及教育系统的学籍、档案的,有明确线索、经办人可查询。到底是谁帮假冒者伪造了身份?涉事调查组应有明确交待。

  现在张莹莹父亲给出的说法是:当初到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报到,身份证未被查看;上学三年,也没学校人员来核查她的身份。似乎是张莹莹拿着自己身份证,顶着王娜娜的名字上了3年大学,只是学校“疏忽”才没发现这么明显的问题。这是在掩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假冒者篡改了户籍信息。

  也正因假冒者在公安系统中有两个“合法”身份信息,才导致真的王娜娜因办理贷款时被发现“身份不符”,意外发现了被假冒的遭遇。当年参与全程造假的“舅舅”去世了,可能通知书被截留的事难以查明白。但身份信息造假就在公安系统里,可以直接查到当时的经办人。经办人为什么要篡改户籍信息?有没有滥用职权?这么明显且固定的电子证据线索放在那里,查出真相或许不难。

  而伪造身份证、国家公文,是刑事犯罪。2009年罗彩霞被冒名上大学案中,假冒者王佳俊的父亲就因犯“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王娜娜被冒名案,涉事调查组怎么就觉得此案不涉及犯罪了呢?

  2014年公安部曾表示:如果警察利用职权办假身份证、假户口,一律要开除。这次调查组给出的语焉不详的结论却是:两名派出所人员被行政处分。如果两人当初真办了假户籍,就应被开除,为什么板子打得如此之轻?

  其次,在事发之初,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发出紧急通知,公开承诺:“纸里包不住火,真相终将大白”,学校已要求相关当事人查找资料,写出证言。其实,中国的档案、学籍制度相当森严,各单位能接触并改动档案的人很有限,甚至连档案启封都要敲经办人章。为什么这么有迹可查的事,会因舅舅去世就变得“断了线索”呢?

  王娜娜案中,所谓的操盘者死了,但这不意味着所有线索都断了,户籍信息被篡改,传承有序的档案被篡改,这些都是明摆着的线索,希望当地调查组能查责到人,将案情全面披露。这么一件惊动了联合国(官方微博)的事,不能含糊收场。

  □徐明轩(法律工作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