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2:教育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2:教育周刊·特别报道

中小学春游 玩出“设计感”(1)

2016年03月28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3月21日,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和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实验学校开展的“春分·走进春天”跨学科课程中,学生在“蛋儿俏”、“测太阳角度”、“绘春色”等活动中体会了物理、地理、数学、艺术等课程在春天里的“应用”。
通讯员 徐鹏 摄

  草长莺飞四月天,正是中小学生春游的好时节。随着课改的推进,“春游”已不再是简单的游玩、踏青,而成为与课程挂钩的综合实践活动,“春游”一词也正被“社会实践”、“综合实践”所取代。

  伴随学校春游的整体升级,不少学校也倾向在组织春游活动时请专业机构策划,定制相关春游产品也成为一些学校的选择。

  从散漫游玩走向活动设计

  3月21日下午,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和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实验学校初一、初二的学生们来到天坛公园进行以“春分·走进春天”为主题的跨学科活动。当天,学生中有人绘画写生;有人玩抖空竹、滚铁环;还有学生将亲手制作的风筝放飞……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德育处主任焦继锋表示,这次活动看似是一场春游活动,实则是跟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在一般不提春游、秋游,更多是说综合实践课程”。焦继锋说,过去学校组织的春游就是纯粹的玩儿,而综合实践更重视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掌握知识、感知生活。

  在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春游”的提法也逐渐被“蓝天实践活动”取代。学校德育主任郭增杰介绍,蓝天实践活动与春游主要区别就是“课程活动化”。现在,学校每次带领学生外出,一般会安排前期调研,发掘出计划参观地点适合开展哪些综合实践课程。“外出实践活动中,学生都会携带学习单,而不再是简单的游玩和浏览。”

  春游“变脸”是课改要求

  强化春游活动的细节设计,寻找“游”与“教”的融合点,也与北京市近些年的课改方向息息相关。去年,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突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中小学必须有10%以上的课时在社会大课堂中。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也曾表示,当前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爆炸的社会背景,都呼唤着包括政府、学校、老师乃至家长要善于驾驭和治理广义的教育资源。以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为例,仅仅靠学校的“一亩三分地”和图书馆、实验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打破学校环境边界的界限,让学生走到学校和教材之外,见到更多的人和事,才能够真正落实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践行。

  焦继锋说,教育评价的导向也是要鼓励学校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同时要求学校要有更强的课程设计能力,将校外的资源变成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学校与机构合作定制春游

  伴随着学校对春游需求的“升级”,一些教育或旅游机构也开始针对学校推出春游相关服务,除标准化产品外,还有根据学校需要的“定制产品”。而学校较为看重的是机构的专业性和其活动的设计、组织经验。

  记者搜索部分机构的春游产品发现,大多数针对北京学校的产品以北京市区、郊区的一日游或附近省份的两日游居多。有的机构的产品会设置游戏、答题等环节,也有的比较单一,以讲解、参观为主。

  “过去有些学校会选择标准化产品,但现在大部分学校都是自己提要求,由机构为学校定制活动。”世纪明德春秋游负责人徐宝林说,一些学校会公开招标,提出需求,从众多竞标者中选择切合主题、价格有优势的机构。与机构合作的学校既有公办校,也有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

  徐宝林说,目前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愈发偏向社会实践或研学旅行,主题也越发突出,越来越注重其中的教育元素。春游活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时长相应增加。如北京的学校大多都把春游活动地点设定在市区或近郊,时长为半天或一天,不过也有学校会选择去云南、甘肃等较远的地方,还有的会去国外。

  “从春游具体内容来看,则大致可分为普通参观游览、课程类活动、素质拓展、实践体验等几类。像实践体验类春游一般做农事体验的较多,比如种植、采摘等等。”徐宝林说,学校春游的组织形式也各有差异,有的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集体出游,有的不同班级走不同路线,还有的是学校定几个主题,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参与。

  从活动反馈看,专业机构提供的组织、接待服务可以帮助学校省去一些活动设计之外的精力,而学校充分参与前期设计,仍然是决定活动效果的关键因素。

  ■ 对话

  学校春游要“玩”出教育格调

  【北京市史家小学分校校长高满洪】

  新京报:现在学校的春游活动是怎么开展的?

  高满洪:现在的春游、秋游活动都跟课程结合起来,比如学校的特色课程之一是京剧,我们就会带着孩子们到中国京剧院去上体验课。

  新京报:过去的春游是让孩子去大自然玩耍,如今将春游与课程挂钩,是否春游本身的意义已经有些变味了?

  高满洪:过去,春游主要是去植物园、动物园等地方踏青,感受春天的气息。学生春游的目的其一是为了玩儿,另则是为了完成随之要求的游记、作文。过去的春游确实是玩儿了,但孩子“自主”地玩儿不够,因为带学生春游的地方,周末和节假日家长也都会带孩子去,不会让孩子产生更多的兴趣。

  新京报:社会实践会带孩子去哪些地方?

  高满洪:现在我们会组织孩子们去一些种植基地,让孩子亲自参与耕种,也会组织学生去国博、国子监、国家大剧院等地参观、体验。这就与亲子游玩有了区别。我们这些活动都跟课程结合起来,针对性更强了,孩子们也更主动想参与这些活动。

  新京报:现在的活动相比以前更丰富了吧?

  高满洪:现在到了春、秋两季,不同的年级都有自己不同的活动主题,过去我们都是统一去一个地方,现在很可能是六个年级去六个地方。大家一直认为春天到了,孩子该去春游了,其实现在的综合实践活动,孩子出游的次数已经远远不止一两次了。

  ■ 焦点问题

  春游安全问题怎么破?

  焦继锋,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德育处主任

  伴随课改,学校带学生外出的频率会越来越多,学生安全问题学校也有一套完整的程序。首先,每次出游前都会向区教委和公安部门报备,按照教委要求,每次外出老师与学生比例不能低于1:11,即每11个学生必须配备一名老师作为安全员。

  其次,学校会制订出行安全预案,选址、租车等都会提前踩点。保险方面也有市教委统一给学生上的“校方责任保险及附加无过失责任保险”等。

  郭增杰,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德育主任

  所有学校外出活动都会有整体的工作预案,而且要报备上一级主管单位的。预案的制订,现在也非常注重可操作性和规范性,有统一的格式、模板,不仅要写上分工合作的情况,还要列举出遭遇一些突发状况要怎么处理,更为详细。预案不是只针对某一活动部分,而是针对活动全程,因此从学生一出校门,预案就全程启动了。

  (下转D03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